澳门之所以不闹腾,不闹独立,不闹分裂,不闹反共,甚至不闹亲台亲美,最重要的原因是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1-11 11:08:19

澳门之所以不闹腾,不闹独立,不闹分裂,不闹反共,甚至不闹亲台亲美,最重要的原因是葡萄牙人在离开时几乎把所有澳门人及其后代都拥有的葡萄牙护照(欧盟护照)都发了。 这事儿得从几十年前的历史根儿上扒起,1974 年葡萄牙那场 “康乃馨革命” 简直是给殖民时代敲了丧钟,这个早就从 “日不落帝国” 缩水成 “欧洲小透明” 的国家,一夜之间就没了维系海外殖民地的底气,连果阿、东帝汶这些战略位置更重要的地盘都攥不住,哪儿还有心思管澳门这弹丸之地。 那会儿的葡萄牙国力衰退得厉害,军费都快凑不齐了,根本没法像英国在香港那样搞长期布局、培植势力,说白了就是 “自己都泥菩萨过江,哪顾得上殖民地的死活”,这种力不从心的状态,反倒为后来的护照政策埋下了伏笔。 更关键的是,1966 年 “一二・三事件” 把澳葡当局的底裤都扒光了,群众抗议直接冲垮了殖民者的权威,从那以后亲北京的社团就成了澳门社会的 “隐形管理者”,街坊会、工联这些组织管着民生琐事,调解矛盾纠纷,其实早把社会秩序的核心攥在了手里。 但真正让大家 “稳坐钓鱼台” 的,还是葡萄牙那波大方的护照发放,毕竟实打实的身份福利摆在那儿,谁还愿意瞎折腾。 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葡萄牙的国籍法就明着说 “澳门出生的人自动拿葡籍”,到 1981 年更是干脆放宽了条件,只要沾点边的澳门居民都能申请,就业、留学、出国都能享受优惠,这波操作直接让澳门的葡籍人口蹭蹭涨。 1970 年的时候,葡籍人也就 7000 多,占总人口才 3%,可到 1991 年就飙到了 10 万出头,比例冲到 28.5%,这里面不光有土生葡人,一大半都是精明的华人 —— 毕竟谁会跟一本好用的护照过不去呢。 而且葡萄牙 1986 年还加入了欧共体,这护照等于是间接升级成了 “准欧盟护照”,去欧洲国家都能免签,比当时很多国家的旅行证件都好用,这种实实在在的便利,比任何口号都管用。 中葡谈判的时候,这事儿还闹出了点小波折,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葡萄牙却坚持给居民发护照,最后还是靠备忘录找了个折中办法:1999 年 12 月 19 日前拿到葡护照的澳门居民,之后还能继续用,但在澳门和内地不能享受葡萄牙领事保护,同时符合中国国籍法的依然是中国公民。 这种 “两头不耽误” 的安排太妙了,居民手里揣着葡护照当 “备用钥匙”,心里又清楚自己的根还在这儿,身份认同没了矛盾,自然就少了挑事的理由。 反观香港的 BNO 护照,说是英国身份却没居留权,就是个 “二等公民” 的安慰剂,后来还被英国拿来搞事,反观澳门的葡护照,那是真能用上的实惠,这差距一对比,谁还愿意瞎闹腾。 现在澳门 64 万人口里,还有 16 万人揣着葡萄牙护照,这些人里有做生意的老板,靠着护照方便跑欧洲市场;有上学的年轻人,拿着护照申请欧美高校更顺道;就连退休老人,也能凭着护照去葡萄牙养老度假。 这种 “进可享国际便利,退可守本土福利” 的状态,简直是人生赢家配置。而且澳门本身的日子过得就不差,政府每年给每人发一万澳门元,65 岁以上老人免费医疗,失业率才 1.8%,赌场荷官这种月薪两三万的肥差还只给本地人做,日子过得这么滋润,手里还有本好用的护照兜底,谁有闲工夫去搞独立、闹分裂? 再说那些亲北京社团,虽然它们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骨干,但要是没有护照这层 “安全垫”,恐怕也没这么好开展工作。1966 年之后社团能站稳脚跟,靠的是解决民生问题,而护照政策等于是给居民的生活加了道保险,大家没了后顾之忧,自然愿意听社团的调解,跟着政府的节奏走。 不像有些地方,居民连基本的身份福利都没保障,很容易被外部势力挑唆着闹事。葡萄牙人这波操作也算 “无心插柳”,自己国力不行没法控制澳门,干脆用护照给居民留了条后路,反倒意外帮着稳定了局面 —— 毕竟手里有粮、兜里有护照,谁还愿意冒着风险去折腾呢? 直到现在,澳门街头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抗议,更没人喊着亲台亲美,说白了就是 “利益到位了,心态就稳了”。葡萄牙人临走前发的这些护照,就像给澳门社会装了个 “稳定器”,大家既有国家归属感,又有国际通行的便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自然就没人想着搞事情。 这种 “拿得起放得下” 的身份状态,可比那些整天纠结身份认同、被外部势力当枪使的地方聪明多了。

0 阅读:0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