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新任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今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安世半导体是目前唯一获准继续与

烟雨评社 2025-11-11 11:35:01

荷兰新任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今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安世半导体是目前唯一获准继续与东方大国企业开展合作的荷兰公司。 卡雷曼斯主要目的,就是向中国企业表达感谢,感谢后者在供给中断期间没有抛弃荷兰下游企业,虽然有供给问题,没有影响到生产和经营。这话藏着全球产业链的博弈余温,更透着荷兰当局态度的微妙软化,从之前的强硬管控到如今的公开致谢,背后是市场规律对地缘博弈的有力矫正。 这场博弈的源头要从两个多月前说起。9 月底,荷兰政府突然援引 1952 年冷战时期制定、此后几乎从未启用过的《物资供应法》,发布了针对安世半导体的部长令,直接夺取了这家公司的关键决策权,包括阻止业务迁移、干预高管任免等,期限最长可达一年。 当时外界就注意到,这一行动紧随美国发布 “50% 穿透性规则” 之后,该规则将出口管制范围扩大到中资持股超 50% 的子公司,而安世正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荷兰政府的强硬手段很快引发连锁反应。安世半导体荷兰、德国、英国的工厂出现员工离职、运营暂停的状况,更关键的是,其全球供应链随即陷入混乱。 要知道安世中国东莞工厂承担着全球 70% 的封装测试产能,年出货量超过 500 亿颗,中国市场收入占其全球总收入的近一半,这种 “中国重心” 的布局让供应链根本绕不开中国。中国商务部随后发布出口管制措施,禁止安世中国相关产品出口,直接击中了问题的核心。 全球汽车产业最先感受到了寒意。安世在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市场占据 19.2% 的份额,欧洲车企供应链中其产品占比达 15%,大众、宝马、特斯拉等巨头都高度依赖其供应。 欧洲汽车业游说组织紧急警告,若争端持续,欧洲车企可能数日内被迫停产,德国采埃孚、欧摩威等零部件企业纷纷向中荷双方施压,要求尽快解决问题。 局势的转折出现在 10 月底,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后,美方宣布暂停 “穿透性规则” 一年,中方也随之表示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在此背景下,卡雷曼斯 11 月 6 日率先发声,确认收到中美通知,安世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紧接着便有了他关于 “唯一获准合作” 的表态。 据知情人士透露,荷兰政府已准备搁置此前的部长令,若芯片供应恢复核实,最快一周内就会撤销相关权力,同时推动解决安世荷中两地公司的财务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安世半导体能成为 “特例”,与其不可替代的产业地位密切相关。它在全球汽车分立器件市场占据约 40% 份额,车规级 MOSFET 产品市占率达 22.5%,全球每 5 辆车就有一辆使用其芯片。 更关键的是,其中国团队已成为技术创新核心,2024 年全球新专利申请量达 110 件,上海实验室还实现了 650V 氮化镓器件量产,技术实力得到市场认可。 目前中荷双方的磋商仍在推进,中国商务部已同意荷方派员来华沟通,但同时也强调,荷方需拿出实际行动,停止干涉企业内部事务,从源头上恢复供应链稳定。这场围绕一家半导体企业的博弈,已然成为观察全球产业链格局的一个重要窗口。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