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77年,教育家叶公超与堂妹发生不正当关系,两人的地下关系被妻子袁永熹发现后,婚姻破裂,袁永熹带着孩子去了美国。晚年时,叶公超一直期盼着妻子能够带着孩子回他身边。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叶公超) 1931 年的北平,文化圈里正热热闹闹传着一段美事 —— 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叶公超,娶了燕大物理系的才女袁永熹。 那会的叶公超,年轻有为,在文学和教育圈里刚崭露头角,吸引了不少目光。袁永熹更不用说,既有学问又温柔,是大家眼里实打实的 “宝藏姑娘”。 俩人成婚后,很快有了一儿一女,叶公超还特意翻《诗经》给孩子取名叶彤、叶炜,字里行间全是对这个家的疼惜,还有对妻子藏不住的爱意。 为让丈夫专心搞事业,袁永熹干脆放下最爱的科研,系上围裙洗手作羹汤,一门心思照顾家里。后来战乱来了,日子紧得要变卖家当,她也没说过一句抱怨话,依旧把小家打理得妥帖。 只是谁也没察觉,叶公超骨子里的大男子主义正慢慢冒头。他总爱当众对袁永熹发脾气,把她的付出当成天经地义,这份不对等的相处,悄悄在俩人心里划开了一道小裂痕。 转眼到了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平静的日子全被打乱了。叶公超怕妻儿受战火牵连,细心安排袁永熹带着孩子去美国躲风头,自己则跟着学校往南迁,守着教育的摊子没撒手。 没过多久,他受叔父叶恭绰托付,冒着风险潜入沦陷的上海,就为了把国宝毛公鼎救出来。可这份义举让他栽了跟头,被日军抓了去,足足挨了49天的严刑拷打。 就在叶公超被困在牢里、快撑不下去时,叔父的养女叶崇范,也就是他名义上的堂妹,始终没丢下他。她总往监狱跑,给叶公超送衣服送吃的,还到处找人帮忙,拼尽全力想把他救出。 这段一起熬过难关的日子,让两颗心越靠越近,叶公超把叶崇范的陪伴当成了黑暗里的光,可这份感激慢慢变了味。等他出狱后,俩人干脆越过伦理底线,偷偷成了情人。 后来他们更是大胆起来,当众出双入对,把远在大洋彼岸、默默等他的妻儿忘得一干二净。 待到抗战胜利的消息飞遍全国,远在美国的袁永熹本来非常开心,赶紧带着孩子往回赶,满心盼着能跟丈夫团聚,把从前的温馨日子找回来。 可等她回到北平,迎面而来的不是久别重逢的拥抱,而是满大街关于丈夫和堂妹的闲言碎语。袁永熹是读过书的人,没哭也没闹,冷静地跟叶公超提了离婚。 他一个劲地道歉、找借口,说自己心里还是在乎这个家的,只是一时糊涂。可袁永熹心里跟明镜似的,知他不是真心悔改,只怕坏了自己的名声。 见叶公超连正视错误的诚意都没有,袁永熹没再犹豫,带着孩子又一次去了美国,从这以后,她和叶公超就开始了漫长的分居,这段婚姻也彻底关上了修复的门。 到了美国,袁永熹没沉溺在难过里,反而捡回自己的老本行,进了加州大学的实验室做科研。她一边忙工作,一边一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自此再也没主动联系过叶公超。 而叶公超凭本事一路做到“外交部长”,走到哪儿都是焦点。可他的感情生活却一团糟,骨子里的风流让叶崇范也看透了他,最后还是选择离开。 失去了两段感情,叶公超这才慢慢醒悟过来,开始想念袁永熹的好,想念那个曾经完整的家。他写了一封封信给袁永熹,字里行间全是后悔和恳求,可这些信寄出去后,全都石沉大海。 1961 年,因蒙古的事,叶公超得罪蒋介石,不仅被撤了职,还被软禁在台北。政治上的不顺让他变得孤单,到了晚年,更是疾病缠身,一个人住在小小的房子里,过得孤孤单单。 以前的风光荣耀早就成了过去,他心中只剩下说不尽的后悔和思念。 1981 年,叶公超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危,临死前,他总盯着病房门口,眼里满是期待,盼着妻儿能出现,盼着能得到最后的原谅。 可直到闭上眼睛,他也没等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最后只留下一句 “报应啊,真是报应!好狠心的女人啊!” 就这么走了。 远在美国的袁永熹听到叶公超去世的消息,心里五味杂陈。她以 “未亡人” 的身份托人送去了挽联,还在后面加了一句 “一生错过,来世何期”。 短短八个字,道尽了这段婚姻里的遗憾和伤痛。 她还在遗嘱里特意交代,死后不跟叶公超葬在一起。这份决绝,是她对这段破碎婚姻最后的交代。 叶公超这一辈子在教育和外交领域做出过不少成绩,可因一时糊涂和放纵,亲手毁了自己的家。他用晚年的孤独后悔,为自己的风流付出代价;而袁永熹用一辈子的坚持决绝守住尊严。 这段横跨几十年的婚姻,最后以“一生错过”收尾,让人忍不住叹气,有些错误一旦犯了,只剩下一辈子的遗憾,在岁月里慢慢淡去,却始终让人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