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这话一听,感觉太疯狂了,像是情绪失控后的胡言乱语,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绝不是一时冲动的宣泄,更像是经过精心算计的“修辞武器”,目的就是在不真按下核按钮的情况下,把各方的压力拉到顶点。 而且这番话还有法理依据,俄罗斯之前修订过核威慑政策,普京已经签字生效,新政策降低了核武使用门槛,明确把和有核国家结盟的军事集团,还有得到支持的无核国家都纳入了威慑范围。 后来克宫发言人也出来解释,说梅德韦杰夫的表态符合俄罗斯的核战略,这就说明,这不是个人言论,而是有章可循的立场宣示。 核心就是划定红线:要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比如克里米亚这种已经入宪的领土)受到威胁,核反击就不是威胁,而是“按规矩来”的选择。 梅德韦杰夫点名的这四个国家,也不是随便选的,每个都戳中了关键痛点。 对乌克兰来说,这是最直接的警告,相当于告诉其政府,别想着越过红线攻击俄罗斯核心领土,不然原本的战场对手,可能会瞬间变成核废墟,那些强硬呼吁也就没了意义。 对德国而言,这番话精准打击了它的软肋,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引擎,民众本就对大规模援乌越来越不安,现在面临核毁灭的风险,这种恐惧只会更强烈,毕竟德国在乌克兰援建兵工厂、联合生产武器的行为,已经深度介入冲突,相当于从后方被推到了前线。 再看英国,它给乌克兰提供的“风暴阴影”导弹已经打到了克里米亚,还派了军事顾问在乌克兰活动,俄罗斯就是要戳破“代理人战争”的窗户纸,让英国明白,就算是帮忙的一方,也可能被当成直接打击目标。 而对美国这个“后台老板”,这就是一次直接点名,逼它直面和另一个核大国终极对抗的风险。美国有先进的核潜艇,俄罗斯也有射程1.6万公里的“萨尔玛特”洲际导弹和“死亡之手”系统,这种喊话只有超级大国之间能懂,直接击穿了代理人战争的伪装。 除此之外,这番话也是说给俄罗斯国内民众听的。长期的冲突和西方制裁,让俄罗斯经济结构变得畸形,军工产值占GDP的比重从3%涨到了10%,但普通民众却要承受高通胀和民生方面的压力,关键零件短缺的问题也很突出。 梅德韦杰夫描绘的“退回1991年就等于亡国”的场景,就是为了给这些牺牲找一个有力的理由,把冲突从“特别军事行动”升级成保卫国家存续的“卫国战争”,让民众更能接受当前的状况。 说到底,梅德韦杰夫的核威胁,并不是真的想启动核战争,更像是在悬崖边玩“胆小鬼游戏”,靠极致的威慑来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但问题在于,当“世界末日”都成了谈判筹码,各方误判的空间就变得极小,任何一点过激行动都可能被当成越过红线。 这种把全世界安危当赌注的做法,实在太危险了,和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一样,随时可能失控,把全人类拖进深渊。 核战争从来没有赢家,一旦爆发就是全球性的灾难,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梅德韦杰夫的强硬表态,更该让各国意识到,冲突不能靠威慑升级来解决,对话谈判才是唯一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