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不敢提统一”!很多人以为她只是在学马英九“打太极”、“玩模糊”。错了!真相是:她的危险性远超马英九!她那民进党叛将的前科,根本不是污点,而是她的“核心战术”就是用“国民党”的“壳”,去“掏空”统一的“根”! 马英九任内再模糊,至少还承认“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可郑丽文呢?把“九二共识”剪成了只剩“和平”的残片,活生生抽掉了“统一”这个灵魂,这种手段比明着喊“台独”阴毒十倍。 这可不是无心的疏忽,而是精心的设计。她把“和平”高高挂起,当成唯一的、最终的目标,却绝口不谈和平之后要走向哪里。 这就好比有人只跟你反复强调“路上要注意安全”,但绝口不提你最终要回家的目的地。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慢慢忘记为什么要出发,“永远和平分离”反而会成为她和她所代表的势力内心真实的选项。 前主席洪秀柱看得明白,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提醒她两岸的未来要遵循“一中宪法”,朝着统一迈进。但这番苦心提醒,郑丽文显然没有真正听进去。 更值得警惕的是她的“战术”。她有着罕见的政治经历——一个从民进党阵营“起义”过来的人。这段历史非但不是她的污点,反而成了她最核心的战术武器。 因为她太了解绿营的话术和套路了,所以她更懂得如何在国民党的“壳”里,用一种能让浅绿民众甚至中间选民听得进去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消解统一的正当性和紧迫性。 她敢于在镜头前大声说“我是中国人”,批评赖清德“为什么你不可以支持统一?”这些话在深蓝支持者听来非常解气,也帮她树立了“战斗者”的形象。 但关键在于,她把这些铿锵有力的宣言,巧妙地包装成了纯粹的“政治正确”和“国民党特色”,其目的更像是为了赢得选举,让国民党“重返执政”,而不是真正将其作为不可动摇的政治信念和必须实现的终极目标。 她甚至明确说过,她的目标是让“认同中国人”成为国民党“得到选民支持的主张”,而不是去当民进党的“尾巴党”。你看,她的逻辑重心是“选举算计”,是如何在岛内现有的政治氛围下赢,而不是“历史大势”。 这种把终极理念工具化的做法,使得她的立场充满了策略性和可变性,根基是虚浮的。我们再拿一个真实案例来看看她的“危险性”。 就在前几天,2025年11月,郑丽文做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她亲自去祭拜了吴石将军。吴石将军是谁?是在两岸都有复杂历史评价的人物。郑丽文在追思活动中大谈“两岸同心”、“希望走向和解”。 这个举动立刻引爆了民进党的怒火,骂她“伤害台湾尊严”。表面上看,郑丽文这是在彰显两岸历史联结,呼唤和平,站在了民进党的对立面。 但往深处想,她通过祭拜一位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把“两岸同心”这个概念,巧妙地锚定在“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避免悲剧”的情感层面,再一次成功地用“悲情”与“和平”的叙事,覆盖甚至替代了“走向统一”的坚定政治方向。 她让讨论停留在“我们都是中华民族,要和睦相处”的温情脉脉之中,而回避了“如何实践统一”这个坚硬的核心政治议题。这种“去政治化”的包装,对于岛内厌倦了蓝绿恶斗的民众来说,具有极大的迷惑性。 所以,我们必须看透郑丽文的本质。她不是一个简单的“统派”或“模糊派”,她是一个极其精明的政治操盘手。 她用“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来巩固深蓝基本盘,用“只谈和平、不提统一”的策略来诱拉中间选票,再用其“知绿”的背景来和民进党进行“路线竞争”。 她所有的行为,首要目标都是为了赢得岛内的选举,让国民党能活下去、能执政。至于统一,在她当前的论述体系中,更像是一个被暂时封存、甚至可以被牺牲的远期目标,因为她判断在岛内当前的政治环境下,明确主张统一是“负资产”。 这正是她最危险的地方:马英九的“模糊”还承认有一个共同的“一中”屋顶,而郑丽文的“高明”在于,她可能正在试图给大家建造一个没有“统一”出口的“永久和平客厅”,让很多人舒舒服服地待在里面,忘记了国家最终必须统一的根本目标。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九二共识”,其生命力恰恰在于指向统一;没有统一这个“魂”,再华丽的“和平”外壳,也终将坍塌。 对郑丽文,我们既要看到并鼓励其反对“台独”的积极言论,更要听其言、观其行,尤其要警惕她那种“和平”其外、“维持现状”其中的危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