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看得很清楚”,乌克兰战后重建,中国“决不会”参与。 乌克兰战火还没完全熄灭,重建这事儿就摆在眼前,花销巨大到让人咋舌。世界银行估算,未来十年得砸进去5240亿美元,这笔钱够乌克兰今年GDP的三倍了。这么大窟窿,谁来填? 乌克兰经济现在什么样,大家都知道。世界银行最新报告说,重建总成本5240亿美元,差不多是它2024年GDP的2.8倍。去年经济勉强回暖,增长5.3%,今年放缓到3.6%左右。 贸易赤字更头疼,今年头八个月就高达3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出103亿美元。出口主要靠农产品和矿产,进口却一大堆机械和消费品,平衡不了。外汇储备靠西方援助顶着,达到467亿美元,可自家创汇能力不足。 外国直接投资从战前32亿美元跌到11亿美元,资本家们一看形势不稳,脚底抹油跑了。官僚作风还拖后腿,好多援助钱到位了也花不出去,项目推进缓慢。国际社会填这个坑,压力山大,谁都不想当冤大头。 中国对这事儿看得很准,不会傻乎乎地冲进去。虽说中乌贸易规模不小,今年上半年中国成它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近90亿美元。中国出口消费品和工业设备,乌克兰卖农产品和原料,这买卖稳当。可要真砸几千亿搞重建,那风险太高了。 地缘政治因素掺和着,西方把乌克兰当棋子,中国不爱玩这套。北京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评估,清楚这不是单纯生意,而是复杂局面。官员们算账,投入回报不成比例。相比之下,中国专注自家发展和周边合作,不趟浑水保实际利益。 风险评估是关键,中国企业一看就摇头。安全问题首当其冲,战区不稳,投资随时泡汤。地缘政治风险大,西方制裁和俄乌冲突纠缠不清,谁知道明天什么政策。金融风险也不小,乌克兰债务高企,腐败问题老生常谈,私营投资难放心。 社会风险更添乱,劳动力流失,技能短缺,重建效率低。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住房重建需数百亿,能源设施修复巨资,交通网络破坏严重。农业土地布满地雷,清理成本高企。教育医疗系统瘫痪,资金到位率低,项目中断多。 西方国家在主导援助,可覆盖面有限。欧美提供军事和财政支持,推动部分项目,但整体进度慢。欧盟和美国承诺资金,可实际到位打折。乌克兰官员求更多承诺,回应却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