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只能靠战争抢劫。纽约联储的领袖人物耶伦女士,用沉痛而坚定的口吻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或许已行至一个无法回头的临界点。” 美国经济这几年走得越来越歪,债务堆得像山一样高,军费花得跟不要钱似的,全球老大哥的位子也晃悠起来了。耶伦这话说出口,虽然不是纽约联储的现任头儿,但她从联储主席到财政部长的经历,让人没法不听进去。她早年管过旧金山联储,2014年当上联储老大时,就盯着金融稳定,现在卸任后还老在媒体上敲警钟。2025年这会儿,美国国债总额已经冲到38万亿刀以上,光利息一年就得还上万亿,平均每天烧掉好几亿。这不是小事儿,政府借新债还旧债的比例越来越大,挤占了民生开支的空间。 先说债务这烂摊子。2025年10月底的数据显示,总公共债务已经38.09万亿,过去一年净增2.18万亿,每天平均多出5.97亿。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报告直指,赤字控制不住,利息支出占联邦预算的比例从10年前的6%爬到现在的15%以上。耶伦在卸任前多次提过,债务上限一碰就炸,2021年她就警告过10月18日是债务处理的最后期限,现在情况更糟。财政空间被堵死,社保和医保这些刚需项目资金都捉襟见肘,基础设施修修补补也跟不上。政客们忙着推税改和补贴,短期看热闹,长期埋雷。老百姓呢?通胀刚压下去,利率又得抬高,房贷车贷咬牙扛着,消费拉不动经济增长。 再看美元这张王牌,地位在滑坡。去美元化不是新鲜词儿,2022年俄乌事儿一出,俄罗斯直接跟伊朗、印度转用本币结算能源贸易,到2025年,俄中双边贸易99%用卢布和人民币清算,沙特也跟中国签了用人民币买油的协议。BRICS集团扩容后,沙特、伊朗、阿联酋这些产油国开始试水非美元渠道。法国这种老盟友也减持美债,欧洲央行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欧元区美债持有量降了5%。这不是孤立事件,全球储备货币里美元份额从20年前的70%掉到现在的58%左右。为什么?制裁玩过头了,俄罗斯绕开SWIFT建了自己的支付系统,中国推CIPS,发展中国家一看,美元风险太高,干脆多用本地货币。结果呢?美国出口竞争力弱,进口依赖加重,贸易逆差年年破纪录。 军费这块儿,更是美国经济的软肋兼拐杖。2025财年国防预算849.8亿刀,占GDP的3.5%,比疫情前高出一截。表面看,军工复合体拉动就业,洛克希德、波音这些巨头订单满天飞,但细抠账本,就知道是饮鸩止渴。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总花了8万亿以上,后续退伍军人医疗和利息还得加码。乌克兰援助到2025年已超1000亿,欧洲能源市场转向东方供应商,美国本土制造业反倒空心化。F-35战机零件70%靠海外进口,供应链一卡壳,生产就趴窝。历史上一战二战,美国靠卖军火和援助欧洲翻身,马歇尔计划投了130亿重建西欧,冷战军备赛拖垮苏联经济。但现在不一样,俄乌冲突和中东乱局没给美国带回石油霸权,反而推高全球油价,国内通胀雪上加霜。 美国经济从建国起就跟军事纠缠不清。一战时,欧洲战场缺货,美国工厂加班加点出口军需,GDP蹿升15%,失业率从12%降到5%。二战更猛,1941到1945年,联邦军费从GDP的1.7%飙到37%,经济增速年均12%,结束了萧条。但代价呢?战后债务占GDP 120%,靠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美元挂钩黄金才稳住。冷战时期,军费稳定在GDP的6-10%,刺激了航天、电子产业,硅谷的种子就是从军方合同里长出来的。可进入21世纪,事儿变味儿了。伊拉克和阿富汗花了5万亿,直接借债,间接成本如机会损失再加3万亿。布朗大学的研究显示,这些钱本该投教育和基建,就能多创造200万就业岗位。现在军费虽高,但效率低,腐败案子层出不穷,五角大楼审计年年不过关。 当前国际军事格局,也让美国骑虎难下。俄乌冲突拖了三年半,乌克兰前线消耗美援弹药库存,欧洲盟友埋单能源转型,中国填补了天然气缺口。台湾地区防务部2025年预算增到190亿刀,美国卖了上百亿武器,但供应链依赖大陆元件,F-16升级都得等货。中东那边,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扰乱红海航道,美国海军护航花了上百亿,油轮保险费翻倍,全球贸易成本涨10%。这些事儿严谨说,不是美国单方面抢劫,而是地缘博弈的结果,但美国作为最大军费国,输出不稳定,盟友开始自谋出路。北约峰会报告显示,2025年欧洲国防支出占GDP 2%,但依赖美军后勤,法国德国推欧盟军队,隐隐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