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10月份的大跌是出我意料之外的,因为毕竟9月份它的销量非常亮眼。没想到一个月之差,就悬殊那么多。9月份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排在第一,我多少有点意外。毕竟那个model y l在我眼里第3排就是个鸡肋。我是亲自感受过之后才做出的这个定论。如果说任性的车主非要把第3排放倒当成个大4座来用,这或许也是唯一选择它的理由了。如果一辆国产的新能源车把第3排空间做成model y l那样,会被车友们骂惨。但事实上是国产的大6座SUV层出不穷,从问界m8到极氪9X,从领克900到乐道L90,从银河M9到风云T11,从腾势N8L和智己LS9。还有充电款的理想i8。半年以来上市的国产新能源车型真可谓琳琅满目,眼花缭乱。而这些车型大多都是空间好用的大6座SUV。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Model y l依然能够有那么亮眼的销量,着实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10月份的销量突然下滑或许是消费者冷静下来之后的结果,也是超长续航版及时推出的原因。 ✅再说一下小米Yu7。10月份的销量突飞猛进到3万多台,这确实在我的意料之内。因为毕竟一发售就卖爆了,订单订到了明年下半年。你只要产能跟上,一个月3万多台是情理之中的。但这并不意味着yu7会像特斯拉摩Model y一样长盛不衰。毕竟小米汽车的魅力并非来自它的综合实力,而是它的惊艳外观,吸睛内饰和雷式营销。如果小米想长盛不衰,那就借着眼前这个东风,集中力量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亮眼的外观内饰一定不是核心竞争力。或者说不是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小米SU7现在销量的不断下滑,就是一个验证。当车友们的审美出现疲劳,其热度必然下滑,并且越是亮眼的审美周期越短。另外超强的动能也不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因为超强动能只能满足极少数年轻发烧友对于速度的渴望。稍微理智一点的车友就不会把极速作为自己的首选,既冗余又不安全,对电车的使用寿命也会有所影响。所以小米必须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绝非易事。期待雷总的能量大爆发。 ✅第三,我再说一下我看好的新能源品牌。鸿蒙智行系列,特别是问界品牌。虽然鸿蒙智行所有的品牌都和华为深度绑定,但是无疑问界的市场认知和认可度是最高的。且其旗下的几款SUV产品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和口碑。买中大型豪华SUV就选问界,选高阶智驾SUV就选问界。其魅力在于品牌价值和产品价值同时提升。即便是相对高昂的价格,依然能够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虽然因为新款M7的出现,M8和M9的销量都有所下滑,但是并不严重,在情理之中。而其旗下产品的总体销量快速爬升,10月份达到了48,000多辆。并且我确信在未来的数月还会不断提升。 ✅而对比之下,和它形成直接竞争的理想系列车型,在10月份的销量可谓是惨淡。所有车型加起来才卖了31,000多辆。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少,但对比之下下滑严重,这可是理想汽换车的总销量,还不及问界4款车辆2/3,且是在价格战的加持下才达成的销量。唉,所谓月满则亏,在任何事物上似乎都躲不开这个定数。当然,事出必有因。从麦嘎开始理想的口碑就出现了两级划分。如果说一开始还带有调侃的意味,那么理想i8的出现,就是广大车友真正的难以接受。主要问题出现在产品外观的设计上,以SUV的名义打造了一款MPV。如果连厂家都不承认是MVP的话,那就是一款四不像。因为广大车友也不承认它是一辆SUV。等i6上市的时候这种套娃的设计依然不能被广泛接受。真是成也套娃,败也套娃。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理想的核心竞争力冰箱,彩电,大沙发,已经不被广大车友所青睐。因为竞品的核心技术在不断提升。即便如i6这样的六边形战士,当面临极氪焕新款的全栈900伏高压平台,700Tops算力索尔芯片,6C超充电池时,也乏善可陈。所以同样的理想想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必须和小米一样,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方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是个人见解,欢迎车友们正向讨论。[来看我][送心][互粉]【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