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还是决定援助菲律宾! 只不过这么严重的灾难,送少了,他们闹,以为我们戏弄他们,送多了,他们又以为我们别有用心,会对他们不利,甚至还以为我们怕他们!在这种状况下什么高风亮节,睦邻友好都显得很苍白无力! 11 月初台风 “海鸥” 刚把中部地区糟践完,造成 232 人死亡、523 人受伤,还有 112 人至今没找到,紧接着台风 “凤凰” 又横扫吕宋岛,整个菲律宾 66 个省份都遭了殃,超过 359 万人受灾,近 92 万人无家可归,62 万人挤在临时避难所里度日。 而咱中国这次援助,可不是脑子一热瞎送的,数额和对象都卡得明明白白。总共是 100 万美元现金加价值 140 万美元的物资,折算成菲律宾比索差不多 1.4 亿,不多不少刚够解燃眉之急 。 帐篷、饮用水、抢险设备、应急供电装置,全是灾区最缺的硬通货。而且最关键的是,咱驻菲大使馆的公告里写得清清楚楚,是 “向菲律宾人民提供援助”,压根没提 “援助菲律宾政府” 这茬! 这俩字的差别可太大了,咱救的是那些在避难所里喝不上干净水、住不上安稳帐篷的普通老百姓,是那些没参与地缘政治博弈、只想好好过日子的渔民和农民,可不是帮着马科斯政府填窟窿。 再说了,咱中国人的人道主义援助从来不是看政府脸色,而是看老百姓的难处。当年汶川地震的时候,菲律宾政府和民间也给咱捐过款、送过物资,这份情咱记着。 2013 年菲律宾遭 “海燕” 台风重创,咱也是第一时间送去 1000 万元的援助,那会儿也没计较啥回报。 还有人担心 “送多了他们以为咱怕他们”,这纯属想多了!咱的援助里藏着硬气的信号:你政府愿意跟美国搞对抗,那是你的选择,但普通民众受灾了,人道主义底线咱不能丢。 马科斯政府一边拿着防灾资金搞军演,一边让老百姓在灾难里受苦;咱一边反对他们在南海的挑衅行为,一边第一时间把救援物资送到位,这一对比,菲律宾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 有菲律宾媒体都报道了,避难所里的灾民拿到中国援助的物资,都说 “没想到中国会这么快伸出手”,那些没参与政治博弈的普通人,记着的是谁在他们最惨的时候递了一把力。 咱再往远了想,外交这事儿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今天你对我好我就帮,明天你跟我翻脸我就不管。就像种树似的,今天种下的善意,说不定哪天就长成了遮风挡雨的大树。 菲律宾现在亲美路线走得挺近,但政权总会更迭,民众的感受才是长远的。现在咱援助的这些菲律宾人,可能是渔民,可能是农民。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地缘政治,但他们知道谁在灾难中没忘了他们。若干年后,不管菲律宾换谁当政,这些真实的善意都会留在民间,这可比派军舰秀肌肉管用多了。 而且咱这援助也是在亮明态度:中国反对的是菲律宾政府的挑衅行为,不是菲律宾人民。 马科斯政府想把民众绑在对抗中国的战车上,但咱偏偏要把政府和人民分清楚,让菲律宾老百姓知道,南海的争端是政客之间的博弈,跟他们的生计安危没关系。 你看那些在灾区分发中国物资的华人社团,那些亲自开车送救援设备的中资企业员工,他们传递的不只是物资,更是实实在在的善意。 这种善意,比一百句外交声明都管用,慢慢就会在菲律宾社会形成一种声音:中国不是敌人,是在危难时能靠得住的邻居。 再说了,咱中国的人道主义援助从来不带附加条件,这跟西方那些援助要绑着经济改革、政治条件的做法完全不一样。 联合国难民署跟咱合作援助阿富汗,19 万流离失所的人拿到了厨具、毯子,那些失去双腿的老人、独自抚养孩子的母亲,都念叨着 “中国没忘了我们”。 这次给菲律宾的援助也是一样,现金直接用于灾民安置,物资直接分发到避难所,不经过层层盘剥,不要求菲律宾政府做任何政治交换,这就是咱中国人的底气,行得正坐得端,人道主义就 是纯粹的救死扶伤,不掺任何杂质。 可能还有人觉得 “咱自己的钱不如留着给自己人花”,但咱得明白,大国担当不是光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些年咱国家发展好了,有能力帮别人了,在国际上传递善意,其实也是在为自己铺路。 要是每次别的国家受灾咱都不管,时间长了,国际上难免有人说咱 “只顾自己发展,没有大国情怀”。 而咱现在该出手时就出手,既守住了人道主义底线,又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理性和格局,这种软实力的积累,比花多少钱都值。 救的是受苦的民众,划清的是政府与人民的界限,亮明的是大国的责任担当,铺下的是未来的民间信任。马科斯政府可以一时亲美反华,但普通民众的感受骗不了人,灾难面前的援手最能暖人心。 咱中国人做事讲究个问心无愧,看着菲律宾老百姓能用上咱送的帐篷、喝上干净水,能早日重建家园,这就够了。 至于那些政客的挑衅,咱该反对就反对,该强硬就强硬,但人道主义的底线不能丢 —— 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既不惹事,也不怕事,更不忘该有的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