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女子停车后不小心把车钥匙锁在了车里,开锁师傅看了一眼,表示要先付款200,绝对无损开车,女子二话不说就扫码转钱,可下一秒,师傅就通过语音喊话,让车机自己把车窗打开,女子当场懵了:这叫无损开门?我看是有点“损”吧! 据法治进行时11月12日报道,这位女子在长治停好车后,一不小心,把车钥匙锁在了车里面,这下可急坏了,人生地不熟的,车门打不开,回也回不去。 没办法,只能在网上找了个开锁师傅的电话。师傅很快就来了,围着车子转了一圈,透过车窗看了看,拍着胸脯跟女子保证,说这活儿他能干,而且保证是“无损开锁”,绝对不伤车漆不撬门。 他还特别强调,自己这技术,在整个长治市都找不到第二个这么“无损”的,女子一听,心里踏实多了。 毕竟车是自己的宝贝,最怕的就是开锁时把车给弄坏了,师傅接着说,得按规矩来,要先登记身份证和驾驶证,证明这车确实是她的。 这很正常,女子表示理解,可接下来师傅又说,得先付钱,一共200块,虽然觉得先付钱有点奇怪,但看着师傅那一脸自信的样子,再加上急着开车门,女子也没多想,爽快地拿出手机扫码,把200块钱转了过去。 她心里还想着,接下来师傅肯定要拿出一套专业工具,比如铁丝、气囊什么的,小心翼翼地在车门缝里捣鼓半天,才能把锁打开。 可谁能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她当场就愣住了,只见师傅收了钱,什么工具都没拿,只是走到驾驶座的车窗边,弯下腰,对着车里面大声喊了一句:“银河!银河!打开主驾驶车窗!” 话音刚落,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车窗竟然真的自己缓缓降了下来!师傅很自然地伸手进去,从里面打开了车门,然后把车钥匙递给了还处在震惊中的女子,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 女子拿着钥匙,站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她看看降下来的车窗,又看看一脸平静的师傅,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花200块钱开锁,直接开出了250的效果! 这件事被发到网上后,网友们一下子就炸开了锅,有的人觉得师傅这钱赚得太轻松了,简直就是“智商税”。 一位网友说:“我一开始还挺同情师傅的,怕他开完锁,车主赖账不给钱,可看到他这个开锁方式,我都有点想替车主骂他两句了。” 这种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声,大家觉得,体力劳动才叫劳动,这种动动嘴皮子的事,不值这个价。 但是,也有不少人站在师傅这边,他们认为,师傅收这200块钱,合情合理,一位网友就分析说:“你们只看到了他喊了一句话,没看到他知道该喊什么,换了车主自己,她知道能用语音开车窗吗?师傅提供的是信息和经验,这本身就是价值。” 这话说得有道理,我们平时习惯了为看得见的辛苦买单,比如搬运工的汗水,修理工的忙碌,但对于这种看不见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往往会觉得“不值”。 可实际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恰恰就是这个知识,师傅知道这款车叫“银河”系统,知道可以用语音控制,这就是他的专业性。 他能快速、无损地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服务的核心价值,换个角度想,如果师傅不懂这个,非要用传统方法,又是铁丝又是气囊地折腾半天,万一不小心划伤了车漆,或者损坏了车门密封条,那后续的维修费用可能就不止200块了。 从这个层面看,师傅用最简单、最安全的方式解决了问题,这200块钱其实是为“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而付的费,他收的不仅是出工费、路费,更是他多年经验积累下来的“信息费”。 说到底,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现在科技发展太快了,很多新出的汽车都带有一大堆智能功能。我们买了车,不能光会开,还得花点时间看看说明书,了解一下自己的车到底有哪些“隐藏技能”。 就像这位女子,如果她早知道自己的车能语音控制,可能一个电话都不用打,自己就把问题解决了,科技带来的便利,有时候真的超乎我们的想象,但前提是你得知道怎么用它。 总的来说,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女子觉得亏,是因为心理预期和现实差距太大,师傅收钱,是因为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 这件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很多人在面对新事物时的思维惯性。我们更愿意为“苦劳”付费,而常常忽略了“功劳”的价值,尤其是知识和信息的价值。 大家觉得呢?如果是你遇到了这种事,你会觉得这200块钱花得值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法治进行时2025-11-12——女子车钥匙锁在车里叫了上门开锁,开锁师傅工具都没拿,秒挣200,车主:这叫无损开门?有点“损”吧!,网友:别多想,坏心思的不用试了,“喊开智能助手的前提是车没熄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