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驻日大使馆,官方发布了一条推文:其中,有一句话,就能够让日本政界彻底闭嘴,

芸霄记史 2025-11-13 13:01:47

今天,驻日大使馆,官方发布了一条推文:其中,有一句话,就能够让日本政界彻底闭嘴,不寒而栗。     不久前,日本右翼代表高市早苗抛出一句颇为刺耳的话——如果不具备所谓的“反制能力”,日本的存亡将面临严峻挑战。   这样的话听上去像是站在国家利益的制高点,却有着明显的历史影子,七十多年前,1941年12月,日本当局也用过几乎一样的说法。   当时,他们称国家到了生死关头,随后便发动了珍珠港袭击,将战火直接引向美国,太平洋战争就此全面爆发,日本的军国主义狂热也推向顶点。     这一次,中国驻日大使馆的推文,只用一段事实陈述,就把高市早苗的言论和当年的历史直接挂钩,没有长篇批评,也不带情绪化,说的只是历史发生过的事实。   但这种做法杀伤力极高——任何人看到这条推文,都会想到那段血的教训,对于日本,这是一记警钟;对于美国,这则是提醒他们不要忘记曾经的遭遇。     珍珠港在美国历史中是无法忘记的画面,那是一道至今都无法抹去的伤痕,袭击当天,美国从孤立主义立刻转向全面参战,“记住珍珠港”成为全国动员的口号。   如今,中国在推文中提及此事,等于是刺中了美国的神经,让华盛顿不得不重新审视日本右翼的动向,毕竟,曾经的盟友也可能再次变成风险来源。     “存亡危机”这一套说辞,在日本历史上有着明确的功能——用危机情绪煽动民意,把军事扩张包装成自我防卫,高市早苗的发言,与其说是出于安全需要,不如说是为冲破战后宪法限制找借口。   所谓“反制能力”,在他们的逻辑里,不是单纯防御,而可能发展成主动打击的权力,一旦这个边界被突破,东亚的安全平衡必将受到冲击。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大使馆的回应,显得格外精准,通过历史对照,不仅是在提醒日本不要忘记自己曾经的道路,更是在告诉世界,中国对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复辟保持高度警惕。   目前,局势还在发展。日本右翼是否会因此收敛,美国是否会调整对日政策,都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由一句“存亡危机”点燃的博弈,已经不只是中日之间的事情,而是牵动东亚格局的关键节点。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