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上充斥着来自俄宣的各类虚假信息,既有“演员”出镜的真人视频,也有人工智

防务鹰眼 2025-11-13 17:49:11

现在,网络上充斥着来自俄宣的各类虚假信息,既有“演员”出镜的真人视频,也有人工智能制造的视频,种类繁多,不得不让人感叹,俄宣确实是有传承的,底蕴深厚,而且随着时代进步花样翻新,难怪西方对来自俄罗斯的“混合战争”高度戒备,可以说,克里姆林宫不仅将宣传战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而且获得了巨大的不对称优势。仅以这两天来说,我看到的俄宣信息就包括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上将贪污军事预算为他那正在莫斯科接受治疗的老父亲付医药费(约合44万元人民币),乌克兰和英国情报机构联合策反俄军飞行员,试图获得一架携带“匕首”空射弹道导弹的米格-31K战斗机等等。这里需要说两句,关于乌克兰及其支持者试图获得携带“匕首”导弹的米格-31K战斗机,早在2022年就有类似消息了,而且版本都差不多,就是英国情报部门策划、乌克兰情报人员联络俄罗斯飞行员,开出数百万美元加码,承诺会将被策反飞行员的父母带出俄罗斯,飞行员一家可以选择任何西方国家生活,飞行员在行动时需要杀死另一名飞行员,将飞机飞到东欧国家移交等等,区别不过是从苏-34变成了米格-31K。我就不说这类信息的真实性了,只说一点,尽管“匕首”在这场战争中屡屡被乌克兰“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但在俄罗斯,米格-31K战斗机和“匕首”空射弹道导弹的组合似乎依然被宣传成是对西方的杀手锏,西方很恐惧,因此才迫切地想要通过间谍手段获得俄罗斯的这些“高技术武器”。实际上,早在“匕首”首次被确认遭“爱国者”防空系统击落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亲自出面澄清,“匕首”并不是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而仅仅是空射弹道导弹:克里姆林宫此前一直有意无意地放任外界将“匕首”称之为高超音速导弹,这也算是一种威慑策略。最新的研究指出,在“伊斯坎德尔-M”基础上研发的“匕首”空射弹道导弹实际性能,并不像俄罗斯宣称的那么强,尤其是精度,来自斯塔罗科斯蒂安蒂尼夫地区的卫星图像显示了“匕首”的精度,明显没有击中目标,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弹坑,“在某些情况下,偏离目标的距离达到了144米”。或许是从高速飞行的米格-31K战斗机上发射,再加上姿态调整等缘故,空射的“匕首”在打击精度上看起来比不上地面发射的“伊斯坎德尔-M”。“匕首”不是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锆石”才是,但“锆石”同样也被“爱国者”击落了,而且,西方专家在检验残骸后得出结论,因为战斗部重量太轻等缘故,“锆石”的综合性能与“缟玛瑙”超音速巡航导弹差不多。或许很多人并不相信“锆石”被击落,也不相信西方专家的结论,但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就是在被乌克兰宣称击落后,俄军已经很少甚至几乎不再发射“锆石”了,为什么?

0 阅读:3
防务鹰眼

防务鹰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