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儿童专属调理方,才能改善腺样体肥大、张嘴呼吸 说起腺样体肥大,不少家长都头疼 —— 孩子晚上鼻塞打鼾、张嘴呼吸,严重时憋醒,长期下来不仅影响睡眠,还可能导致面容变丑、身高落后、注意力不集中,试了很多方法却反复无效,这到底是为啥? 其实核心问题没抓住:儿童 “脾常不足、肺常虚”,脾胃运化差易生痰湿,痰湿堵咽喉 + 肺气虚难通鼻窍,才让腺样体反复增生。 盲目用抗生素、喷鼻剂只治标,根源调理得 “健脾化痰、宣肺通窍” 双管齐下。 根据临床经验,调理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核心组方:炒山药、茯苓、炒薏苡仁、陈皮、苍耳子、辛夷花、炒莱菔子、炙甘草,再按症状加减。 组方逻辑很清晰: 炒山药、茯苓、炒薏苡仁健脾祛湿,从根源减少痰湿生成 —— 脾胃健运了,腺样体就没了 “生长土壤”; 陈皮、炒莱菔子理气化痰,化解咽喉处已有的痰湿,缓解打鼾憋气; 苍耳子、辛夷花温和宣通鼻窍,让孩子顺畅用鼻呼吸,不用张嘴。 炙甘草调和诸药、补脾胃之气,避免损伤孩子娇嫩脏腑,组方温和不刺激。 加减方要对症: 鼻塞严重、流黄脓涕(有热象),加金银花、蒲公英;打鼾憋醒明显、痰多黏稠,加半夏、川贝母;盗汗、手脚心热(阴虚),加麦冬、玉竹;食欲差、大便溏稀(脾虚明显),加太子参、炒白术。 分享个门诊案例: 5岁男孩,腺样体肥大1年,晚上打鼾响亮、张嘴呼吸,偶尔憋醒哭闹,晨起口臭鼻塞、说话有鼻音,身高比同龄孩子矮 3 厘米,注意力不集中。 舌淡苔白腻、脉滑,是典型的脾虚痰湿、鼻窍不通。 以核心组方为基础,加了太子参、半夏、蒲公英,同时嘱咐家长控制孩子甜食、冷饮和油炸食品。调理 2个疗程后,孩子打鼾减轻,能闭着嘴睡觉; 4个疗程后,鼻塞完全缓解,口臭消失,吃饭香了,身高长了2厘米,上课也能专心听讲,家长特别欣慰。 腺样体肥大不可怕,找对调理方向是关键。孩子体质经不起折腾,与其盲目试偏方、西药,不如从根源调脾胃、化痰湿,让身体自行修复。 提醒:每个孩子体质、症状不同,以上组方仅供参考,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自行抓药。孩子有腺样体问题尽早调理,别耽误生长发育和面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