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冬天,抗日名将、国军中将李延年在台北监狱被释放出来,可是被释放出来后的李延年才发现还不如回到监狱里呢。 一个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抗日名将,出狱后竟觉得监狱里还更自在些,这背后藏着啥样的无奈和转折? 1904年,李延年出生在山东广饶县一个富裕的耕读家庭,早早读完私塾和高等小学,之后进济南商业学校学点生意经。可他没走经商路,1924年直接考进黄埔军校第一期,那时候蒋介石对他印象不错。毕业后他从基层干起,当见习官、排长、连长,一步步爬。 1925年参加东征,1926年北伐时升到团长,打过韶关、衡阳、长沙这些地方。1927年龙潭战役有点失误,被撤职留任,但没多久1928年临淮关战役他自告奋勇冲锋,占了要塞,记功升少将,驻扎汉口。 1930年中原大战,他一旅挡冯玉祥部队,升第八十八师副师长,转战河南民权。1931年当第九师师长兼徐州警备司令,参加过几次围剿江西苏区,作战不算太顺。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追击十九路军入闽,拿下建瓯、古田。 抗日战争一打响,李延年几乎没落下啥大仗。1938年5月增援台儿庄,截击日军援军,帮着全歼两个王牌师团,升第十一军团长兼第二军军长。夏天秋天保卫徐州、武汉没守住,被撤军团长,但很快又回第二军军长。 1941年升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1942年当总司令。1944年指挥潼关防御,处决不力军官,收复阵地,拿抗日一等勋章。1945年升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山东挺进军总司令,当山东受降长官,处理日军投降事宜。 1946年后,李延年继续在国民党军中任职,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淮海指挥部指挥官。1947年春当第一兵团副司令官,6月陆军总部郑州指挥所主任,秋改第二兵团司令官兼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副司令。 1948年春第九绥靖区司令官,6月兼徐州剿匪副总司令,11月兼蚌埠指挥所主任、第六兵团司令官。1949年初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4月兼金华指挥所主任,夏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六兵团司令官。国民党败局已定,4月21日解放军渡江,部队崩溃,他率部退福建。 8月福州陷落,进军平潭,指挥混乱,受七十三军军长李天霞欺骗提前撤退,把兵权交给参谋长任同堂,带朱绍良等人逃台湾。国民党内部推责,他成了靶子,参谋长孙鸣玉伪证陷害,以擅离职守罪判十年徒刑。经旧部疏通,一年后假释出狱。 出狱后,李延年发现生活比监狱还难熬。薪饷早停发,眷舍分给别人,他只能搬到台北郊区一间竹篱屋,靠昔日连长偶尔送的米袋过日子。妻子已经改嫁,财产被副官卷走,昔日部下李荫堂和朱功修这些战场上喊生死与共的人,早跑国外逍遥。 他囊中羞涩,没稳定收入,得自己想办法糊口。有人说他在菜市场摆摊卖咸菜,或去码头扛包,但实际晚年几乎沦为乞丐,靠拾荒或零工维持。五十多岁还得干重活,左腿旧伤疼起来咬牙忍,工头骂他动作慢他也得受着。 旧部小张当警察,听说他情况帮守摊,还借房住,但李延年拒绝去军事学院教书,就想安静过日子。另一个刘营长认出他,表达同情,但他只说过去就算了。晚年李延年不再提往事,安静住在台北,1974年11月17日病逝,享年七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