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说,氢弹威力确实上不封顶。但是核武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扔不到对方头上去,

义气先义 2025-11-16 21:32:39

理论上来说,氢弹威力确实上不封顶。但是核武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扔不到对方头上去,那跟没有核武器没区别。 说起氢弹这玩意儿,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威力大得吓人,能把一座城炸飞。没错,从原理上看,它确实没啥硬上限。氢弹的核心是核聚变,用氘和氚这些氢同位素融合,释放能量。关键在于设计上,你可以一层一层加阶段,第一层裂变点火,第二层聚变放大,再加第三层裂变助推,当量就这么滚雪球似的往上堆。理论计算,每吨炸弹重量能挤出600万吨TNT当量,相当于25太焦耳每公斤能量。历史上苏联的沙皇炸弹就是例子,1961年试爆时达到了50万吨级,本来设计100万吨,但为了减轻重量和减少辐射,才改成铅外壳,实际爆炸还是地球上最猛的一次。 这种多级结构让威力可以无限叠加,只要材料够用,工程上能搞定,就能往上冲。 但话说回来,氢弹再牛,也得落到对手地盘上才算数。要是扔不出去,就跟仓库里的废铁没两样。这就是核武那条不成文规矩:运载能力决定了实际价值。沙皇炸弹重27吨,长8米,直径2米,体积跟一节火车车厢差不多。苏联用改装的图-95轰炸机投的,飞机肚子上开个大洞,炸弹挂下面,飞到新地岛上空才扔。飞行员回忆,飞机被爆炸冲击波追着甩,差点栽下去。 现在想想,那时代轰炸机就够呛了,现代导弹更别提。俄罗斯的RS-28萨尔马特洲际导弹,负载上限也就几吨,装个50万吨级弹头都费劲,上万吨级直接超标,得用专用火箭。长征五号那种重型运载火箭勉强能扛,但成本高,机动性差,敌人防空一拦截,就白搭。 实际破坏力呢?氢弹的杀伤主要靠冲击波、热辐射和辐射三种。拿50万吨级来说,爆心附近20到30公里内,建筑全倒,人员瞬间汽化。热浪能点燃一切可燃物,火风暴卷起上百公里。但超出这个圈子,对钢筋混凝土大楼就软了,顶多震裂窗户。地下人防工程更扛得住,设计时就考虑过核爆压力,里面的人能活下来继续工作。 摧毁一座大城市?单枚不够。像纽约或莫斯科这种,面积上千平方公里,得至少上百枚50万吨级弹头轮番招呼,才能彻底瘫痪。美苏当年核试验堆积如山,最后得出结论:一两发顶天了事,远达不到全球生态崩溃。核冬天那套说法是50年代科学家脑洞,实际测出来,核爆烟尘散得快,农业顶多受几年影响,不会全灭。 所以他们不玩单挑,转而囤货。冷战高峰,美苏各有几万枚弹头,战略轰炸机、潜射导弹、陆基井仓,全覆盖。坦克上还加铅板防辐射,部队训练时模拟核战后怎么爬起来继续打。 这运载瓶颈不是新鲜事,美国B-41氢弹,当量2500万吨,但重5吨,只能飞机扔,导弹免谈。 他们后来聪明了,搞多独立重返大气层飞行器(MIRV),一枚导弹带10来个弹头,每个50万吨,分散砸,覆盖广,拦截难。总重量超单体大炸弹,但扔得出去,性价比高。中国这边也类似,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投成功,330万吨级,用图-16轰炸机,证明了实用路径。 现在东风系列导弹,结合长征火箭,运载小当量多弹头,够用。俄罗斯继承苏联遗产,库存几千枚,但新START条约限6000枚部署头,运载工具1600件。 美国也差不多,B61-12可调当量,从0.3千吨到50千吨,专为F-35挂载。 你别觉得这事儿遥远,中国上世纪60、70年代,学校课本教怎么趴下避冲击波,怎么用湿布堵辐射尘。那时候苏联核弹随时可能飞过来,边境紧张,民众警觉高。现在呢?核战离我们远了,认知淡了点正常。 本质上,核武不是为毁灭世界,而是互保底线。美苏扩军到万枚,还觉得不够撑第三次大战,坦克核三防齐全,证明他们算过账:打起来谁也别想好过,但总有工业和人口剩下来续命。 现在九国有核,库存上万,但部署的就几千。低当量弹头卷土重来,1000吨到1万吨间,门槛低,门槛低,但战略还是老一套:威慑为主。造恒星级氢弹?那得工业产能超美苏总和几个数量级,纯属科幻。正常国家谁干这事,自家地球也炸了。

0 阅读:0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