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陈诚、白崇禧,谁的实权更大?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蒋介石麾下有三员大将,那就是何应钦、陈诚还有白崇禧,其中,白崇禧作为桂系代表人物,曾手握数十万大军,权势毋庸置疑,而何应钦属于士官系首领,在黄埔任职总教官。 至于陈诚更是深受蒋介石信任,这三人可以说地位都非常高,但要说谁的实权更大,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首先,何应钦在巅峰时期确实是权力最高的那一个。 毕竟何应钦曾经担任了14年军政部长,这个职位完全负责了军队作战的计划部署,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问题在于蒋介石对何应钦的看重只局限于抗战前期。 我们可以发现,在四一二发生后,蒋介石对白崇禧产生极大不满,曾下令何应钦将其部队缴械,但何应钦没有选择直接行动,这样的做法瞬间让两人之间产生间隙,以至于埋下伏笔。 而在白崇禧跟李宗仁联合,施压蒋介石下野的情况下,原本处于高位的何应钦只要发声,那局势绝不至于来到蒋介石被迫下野的程度,但何应钦却选择沉默,进一步扩大两人争端。 陈诚又因为属于保定系,跟何应钦之间又一些矛盾,常常被其针对,而在何应钦被蒋介石怀疑后,陈诚其实就已经被蒋介石看重,至于白崇禧更不用说,逼迫蒋介石下野的最大推手。 所以说,蒋介石本身想要培养的只有自己的嫡系,其他派系只不过是在势弱的时候略微利用,然后等到后续就开始不断削减其权力范围,逐步将势力蚕食到己方阵营。 因此,到1946年,国民党这三位大员权力迎来一次更迭,那就是白崇禧的军事指挥权基本到了陈诚手中,白崇禧的地位也下降不少,可见派系之争,在国民党内部一直存在。 何应钦之所以在前期能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本身也是因为派系势力较大,可伴随局势变化,陈诚逐步将嫡系骨干安排在了内部,导致桂系出身的白崇禧还有士官首领何应钦很难指挥。 所以说,国民党内部的权力变革,本质上其实是背后势力的倾轧,我们也能够看到,就算蒋桂之争刚开始桂系就走向失败,但很快又出现了阎锡山跟冯玉祥,最终将蒋介逼迫下野。 而陈诚能够最终获得重用,成为参谋总长,也是因为蒋介石希望培养嫡系势力的原因,所以说,三人的权力架构很是明朗,如果单独说巅峰时期,那何应钦无疑应该排在首位。 如果说整体来看,则是陈诚略胜一筹,毕竟陈诚才是最后获得稳定权力地位的那个人,而何应钦和白崇禧都是被架空处理,最后遗憾离世,只能说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回顾当初,何应钦跟白崇禧都曾动摇蒋介石的统治,在其下野归来后,两人必然要经历一番挑战,而何应钦在跟陈诚的竞争当中失败,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了。 参考资料: 蒋介石麾下“八大金刚”丨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