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榘一向狡猾多疑,为什么在 1938 年还会决定去开封参加会议?1938年,蒋介石致电韩复渠,要求他来到开封参加会议,这时候的韩复渠明明知道自己违背军令做事,这时候前往开会危险重重,为什么还要做出亲身赴会的决定呢? 总的来看,当时韩复渠在山东掌握实权,蒋介石无疑是将其视为扩大权力地位的阻碍,毕竟韩复渠并非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而是从冯玉祥跟阎锡山手底下投靠蒋介石的。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对他原本就有防备,结果韩复渠面对家国大义却选择了自己的个人利益,竟然认为要求他抵挡日军是在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然后削减其权力地位。 不得不说,当时国军打南京保卫战,损失超出预料,但仍旧予以日军重创,反倒是韩复渠,选择不开一枪丢掉山东,放弃天险防护,给日军侵华以极大助力,且暗地联系日军求利益。 如果不是双方没谈拢,韩复渠就要投降日军,这种做派完全就是罔顾军人原则,以至于全国上下无不震惊,国民党内部更是将其视作典型,一旦不能严肃处理,军纪风貌必然崩溃。 所以为了大局,蒋介石非杀他不可,但韩复渠作为首位被枪决的国民党核心层,其实对这件事没有充足的认知,因为我们从李宗仁还有孙立人这些官员的情况来说,公然下手是很少的。 这些人就算动摇了蒋介石的统治,其实也是被边缘化架空,所以韩复渠自认为了解局势,觉得就算前往,大概率也是小惩大诫,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因为他心里想的是大家半斤八两。 他虽然没有守住山东,但国民党也没有守住南京,可这两件事没法画等号,国民党官兵是经历了血战后,不得不放弃南京,而韩复渠则是一路后撤,拒绝多道命令只想保存实力。 其目的无非是担忧自己的地位降低,所以说对民众而言,韩复渠属于是丢弃家国大义的小人,在全民抗日的风潮影响下,其负面影响无法限制,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做出行动。 虽然说韩复渠足够小心,在到来之前还带了1千多人的护卫队,就怕出现意外,但来到开封,其实就已经不由他作主,这些人也无法跟随进入会场,因此韩复渠被轻易控制逮捕。 蒋介石依照山东丢失责任,指责韩复渠办事不力,而韩复渠这时候昏了头,反过来提南京失守的责任,这进一步惹恼了蒋介石,直接被关押在了牢狱当中,随后按照战事责任论罪。 当韩复渠被执行枪决的消息传出,国民党内部军队为之一肃,不少人深感震惊,抗日工作得以继续推进,但山东的丢失,仍旧是韩复渠无法辩驳的历史罪责。 要知道,日军原本定下的计划当中,是因为国内经济危机,暂缓进攻脚步,等待补给然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战斗,结果韩复渠的不抵抗,导致日军长驱直入,加快了行动速度。 参考资料: 民国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丨廊坊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