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突然宣布,对北方四岛、竹岛、钓鱼岛的主张继续强硬,相关表述再次写进最新公开文件和对外发声里。 日本政府近期在多个场合强化了对这三处争议领土的主权声索。七月份,日本在内阁会议上通过的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 中,继续主张对独岛(日称竹岛)的主权,这已是日本连续21年在该文件中进行类似表述。韩国外交部随后召见日本驻韩大使馆代理总括公使,提出严正抗议。 十一月份,日本政府更进一步,在东京追加开放了“领土主权展览馆”的扩建空间,其中包含宣称对独岛、钓鱼岛及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主权的内容。韩国外交部对此发表声明表示强烈抗议,并再次召见日本驻韩总括公使。 围绕北方四岛的争端近日也出现新波澜。日本冲绳北方担当大臣黄川田仁志在北海道视察时,因称南千岛群岛为“外国”而遭到国内批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亲自打电话对其提出批评,担心此言论引发“误解”。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右翼的挑衅行为仍在继续。今年5月,日本右翼分子驾驶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我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随即向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提出严正交涉。 这些争议岛屿的背后,都深深烙印着日本近代的侵略扩张历史。独岛(竹岛)在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被日本内阁擅自划入版图。钓鱼岛则是在甲午战争末期被日本秘密“编入”冲绳县管辖,随后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占。 二战后,盟国发布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剥夺日本通过侵略战争侵占的土地。1946年盟军最高司令部第677号行政命令更是明确将郁陵岛、竹岛(独岛)和济州岛列为日本之外地域。 冷战背景下,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埋下了岛争的祸根。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在领土条款上采取模糊处理,为日后争端埋下隐患。1971年美日签订《归还冲绳协定》,私相授受钓鱼岛的行政权。 日本的强硬立场已引发周边国家的连锁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近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坚持走和平道路,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韩国则不断加强独岛的实质控制,并持续开展国民声援运动。 俄罗斯在面对北方四岛问题时则显得游刃有余。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强调俄罗斯对千岛群岛的主权“毋庸置疑”。与日本在其他岛屿问题上的紧张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领土争议犹如一面镜子,照见日本至今仍未彻底清算的侵略历史。日本政府近期的强硬表态,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不断撕裂历史伤口,损害与邻国的互信关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