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本前陆上自卫队幕僚长岩田清文突然放话了:中日一旦打持久战,要学乌克

烟雨评社 2025-11-18 11:37:10

据媒体报道,日本前陆上自卫队幕僚长岩田清文突然放话了:中日一旦打持久战,要学乌克兰提前备后勤。 岩田清文在发言里具体提到了乌克兰的经验,说乌军靠着北约持续的弹药补给、民用车辆征用和民间维修网络撑过了消耗战,日本也该借鉴这种 “全民动员式后勤”。 他特别点出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弹药储备只够维持 30 天高强度作战,燃料库存也存在缺口,要是真发生长期冲突,现有后勤根本顶不住。作为曾经掌管陆上自卫队后勤体系的高官,他的这番话被解读为对日本防务准备的公开质疑。 但只要稍微梳理一下就会发现,这种类比里的漏洞实在太多。乌克兰能获得后勤支持,核心是有北约几十个国家作为 “后方仓库”,从波兰的军火库到德国的维修厂,形成了跨越国界的补给网络。 可日本是个岛国,90% 以上的战略物资依赖进口,一旦海上运输线被切断,就算提前储备也只是坐吃山空。更关键的是,乌克兰的民间车辆多是耐造的柴油卡车,日本民用车辆以汽油车为主,根本不适合战场物资运输,所谓的 “民间动员” 其实很难落地。 日本自卫队的后勤体系本身也藏着不少问题。陆上自卫队目前只有 5 个后勤支援团,每个团要负责至少两个师团的物资保障,一旦分散部署,支援效率会大打折扣。 去年的一次军演里,就出现过弹药运输车队因道路狭窄受阻、延误 4 小时的情况。而乌克兰战场的后勤补给多依赖平原公路网,和日本多山地、多河流的地形完全不同,照搬经验无疑是纸上谈兵。 有意思的是,岩田清文的言论在日本国内也没得到多少认同。自卫队前后勤部长森下聪就公开反驳,说现代战争节奏快,更讲究精准补给而非粗放储备,学乌克兰不如提升后勤的快速反应能力。 还有媒体翻出数据,日本 2024 年防务预算里,后勤保障相关开支只占 12%,远低于美国的 23%,与其喊着学乌克兰,不如先解决预算分配的问题。 这事儿还得放在近期的中日互动背景里看。就在岩田发言前几天,解放军轰 - 6K 机群刚飞越宫古海峡开展远海训练,随行的还有预警机和加油机,整套作战体系里就包含了空中加油这种关键的后勤保障环节。 对比之下,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加油机数量只有 13 架,要是真发生远距离对峙,连自家战机的续航都保障不了,更别说支撑所谓的 “持久战”。 日本国内的分歧也很明显。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就批评这类言论 “制造对立”,认为东亚的安全靠的是对话而非军事准备。还有民众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说 “先把地震后的物资调配搞明白,再谈什么战争后勤”,暗指日本在 2024 年北海道地震中暴露的物资运输混乱问题。 岩田清文的言论更像是给日本防务提了个醒,但方向显然偏了。乌克兰的后勤模式是特殊战场环境下的产物,根本无法复制到日本。 真正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完善后勤体系,而不是拿一个不相干的案例来造势。毕竟在和平与发展仍是主流的当下,与其琢磨怎么打持久战,不如好好维护地区稳定。 信源:环球网:《日本前陆上自卫队幕僚长岩田清文谈中日持久战:应学乌克兰备后勤》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