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国际教育(国际高中)、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不是否定、对立关系,而是给学生提供多元的选择,促进教育多元化与学校办学竞争。 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是“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即公办教育保障基本的公平,有个性化、差异化教育需求,可选择到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否存在择校热,取决于公办学校是否均衡,以及大部分家长对公办教育质量的认可。 基础教育阶段,有5-10%的学生群体,选择民办教育或者国际教育,这是很正常的。但这不是否定公办教育,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教育背景、孩子自身兴趣与能力等)。 不论公办教育普及化程度有多高,民办教育、国际教育,都有存在的必要,这是因为受教育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民办教育可促进学校教育竞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并提高社会对教育的满意程度。甚至有部分公办学校,也可委托民办机构管理、办学,探索多元办学模式。 需要警惕的是把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对立的舆论情绪,要么极力否定公办教育,要么污名民办教育。
我一直认为,国际教育(国际高中)、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不是否定、对立关系,而是给
熊丙奇
2025-11-18 12:03: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