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家敢替日本说话? 你发现没有?这次中日吵到这个份上,日本那一堆所谓“盟友”,包括美国在内——居然没有一个站出来给日本撑腰。 以往日本一有风吹草动,美国总会第一时间出来站台,欧洲那帮国家也会跟着摇旗呐喊,可这次,他们都像商量好了一样,集体装聋作哑。 这背后,美国的小算盘早就打得通透,它巴不得日本在亚太地区多蹦跶几下,最好能把水搅浑,自己隔着太平洋坐看风云,既消耗了对手,又能趁机卖能源、抢市场,这种只赚不赔的买卖才符合它的风格。 当初日本刚宣布排海计划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装模作样夸过几句 “符合国际标准”,可那纯粹是口头人情,真要动真格站台,美国比谁都跑得快。 2025 年 8 月沃尔玛召回含铯的冷冻虾事件就是最实在的证明,核污染水绕了地球一圈,最终把放射性物质带到了美国本土,海鲜订单直接少了大半,渔民们快没饭吃了,《纽约时报》都忍不住批评排海给美国渔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美国对日本的能源出口占其对日总出口的 15%,这可是真金白银的生意,要是为了帮日本说话得罪了国内选民和产业资本,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再说了,让日本冲在前面吸引火力,美国正好能集中精力搞印太战略,这种 “借刀杀人” 的套路它玩得熟门熟路,犯不着为日本把自己拖进舆论泥潭。 欧洲那些国家就更精明了,平时跟着美国摇旗呐喊挺积极,真遇到实际利益受损的事,比谁都清醒。德国环境部长在 G7 峰会上直接当面质问日本,压根不给一点情面,毕竟欧洲渔业要是被核污染水冲垮了,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美国对欧盟的能源出口占比高达 21%,欧洲在能源上还得看美国脸色,既然美国都只是口头敷衍,欧洲自然不会傻乎乎地站出来当出头鸟。 更别说欧洲本身海鲜消费市场大,一旦民众发现吃的海鲜有核污染风险,最先被冲垮的就是各国执政党支持率,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没有哪个欧洲政客愿意干。 再看韩国这个 “近邻盟友”,简直是把 “身不由己” 写在了脸上。尹锡悦本来想亲美媚日,结果刚对排海表露出一点宽松态度,支持率就跌到了 32%,5 万民众直接涌上街头抗议,最大在野党领袖李在明更是怒斥日本排海是 “向太平洋沿岸国家宣战”。 韩国渔业本来就和日本竞争激烈,核污染水一排放,韩国渔民的生计直接被掐断,这种时候要是敢替日本说话,下次选举就得彻底凉凉。 就算想抱美国大腿,可美国都没给日本实质性支持,韩国犯不着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冒险。 那些太平洋岛国就更不用提了,所罗门群岛总理在联合国直接怒批日本 “震惊”,斐济民众举着 “太平洋是我们的家” 的标语游行抗议,马绍尔群岛更是直指日本把太平洋当核垃圾场。 这些国家靠海吃海,海洋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日本排海相当于砸了他们的饭碗,而且他们历史上吃过核试验的苦,对核污染的警惕性比谁都高。 日本花 700 亿日元搞舆论洗白,在这些国家面前根本不好使,毕竟谁也不会拿子孙后代的生存开玩笑。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自己国内都快撑不住了,超过8成的民众觉得政府对排海的说明 “不充分”,全国渔业联合会一直坚决反对,连在野党都天天批评政府。 自己人都不买账,还指望外人替它说话?说白了,日本这次就是拿着个烫手山芋找人接,可美国只想把它当棋子,欧洲顾着自己的渔业和能源利益,韩国怕丢选票,太平洋岛国更是直接被戳中痛处,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了它牺牲自己的核心利益。 这哪里是没人敢替它说话,分明是没人傻到替它扛下这口黑锅,毕竟在利益面前,所谓的 “盟友情谊” 根本不值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