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中国有,但就是不造! 光刻机中国有,就是不造! 之所以进口,目的就给美西方赏饭吃,让美西方在吃饭这种头等大事上依赖中国,等到将来某一天中国突然不高兴了,就不赏饭了,饿死美西方! 前几年,中国芯片被“卡脖子”的新闻满天飞,尤其是光刻机,荷兰ASML公司一家独大,中国想买都买不到,可你猜怎么着?2023年中国还疯狂从荷兰进口光刻机,数量暴增1000%,把西方媒体都吓懵了,直呼“中国芯片产业要完”。 结果呢?才过一年,上海微电子就搞出了28纳米光刻机,中科院更牛,直接整出个全球首创的固态DUV技术,理论上能造3纳米芯片!更绝的是,中国用14纳米技术造的芯片,性能居然跟美西方5纳米的一样的好,价格还便宜一半! 那中国为啥还继续进口光刻机?其实这是“阳谋”:一方面,用市场换技术,逼着国内产业链升级;另一方面,用成熟制程芯片把全球市场填满,让美西方的高端芯片卖不出去,直接“烂在手里”。 再说说发动机,以前,中国汽车发动机全靠进口,三菱发动机在中国市场横行霸道,可现在呢?比亚迪的混动系统、长城的3.0T发动机,性能直接碾压进口货。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卖得占全球60%,传统燃油车发动机进口量却一年比一年少,不是造不出,是市场变了! 中国为啥还进口部分发动机?其实是在给新能源转型留时间,当全球车企还在为内燃机专利打架时,中国已经靠电池、电控技术定了新规矩。 这种“先退一步,再进十步”的策略,让美西方在传统赛道上越跑越累,中国却在新能源赛道上撒欢跑。 有人说中国“进口光刻机是给美西方赏饭吃”,这话只对了一半,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用市场养狼,等狼养肥了再收拾!等国产光刻机完全替代进口时,美西方失去的不仅是订单,更是整个产业链的控制权。 就像稀土反制一样,中国一旦收紧高端光刻机出口,美西方的芯片产业立马瘫痪,这不是吓唬人,是现实! 但中国不会轻易“断饭”,毕竟现在全球化这么深,合作比打架划算,中国的目标不是“饿死美西方”,而是靠自主创新,让技术竞争公平点。 等中国能造5纳米EUV光刻机时,ASML的股价可能得暴跌,但全球芯片产业会迎来更便宜的“中国方案”,这才是真正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所以别再说中国“不造”是软弱,这背后,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是“先退后进”的韬略,等哪天中国真说“不赏饭了”,那一定是世界已经准备好,迎接一个更公平、更高效的新秩序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