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滕西远私藏两支手枪,民警让他上交,可他却说:“这两支枪,一支是粟裕大将给我的,一支是开国中将给我的,你们要哪支?” 滕西远出生在1925年的山东莱芜口镇北山阳村,那是个穷山村,家里兄弟五个,他排老三。小时候父母就因病没了,兄弟们散了,两个哥哥去参军,他和弟弟们勉强过日子。10岁时闹饥荒,他出去讨饭,捡吃的维持命,五弟饿死了。那时候日子苦,村里人常说,穷得叮当响,他从小就懂生存不容易。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山东,村子遭殃,他看到乡亲遭罪,就想报仇。13岁他以乞丐身份给抗日队伍送情报,后来正式加入莱东县大队。因为瘦黑,大家叫他“滕黑子”。 抗日战争时期,滕西远在队伍里干情报,年纪小但胆大。一次日军扫荡,他和两个同志藏起来,遇到落单敌人,三人用匕首解决了对方。那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实战。1940年,杨家横战斗中,他用步枪打中日军旗手,子弹没了就用刺刀干掉6个敌人,立了一等功。第四军区司令员廖容标奖励他一支德制匣子枪,从那起他有了自己的武器。抗日胜利后,他升到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炮兵连连长。1947年解放战争南麻战斗,他带队查哨,发现敌军两个加强营靠近,他扔手榴弹拖延时间,制造假象让敌人乱了阵脚,援军赶到全歼对方,又立一等功。粟裕称他“孤胆英雄”,亲自奖励一支德制驳壳枪,他就成了“双枪滕黑子”。 滕西远一生戎马,经历抗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1950年朝鲜战争,他从福建坐火车去前线,带上两把枪。志愿军条件苦,每天行军百里,吃小米拌雪。1953年马坪里战斗,他背炸药包靠近美军坦克,利用夜色伪装挂上炸药,爆炸毁了坦克,成了“爆破英雄”。他一生立三次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负伤5次,包括额头弹片。1953年转业回莱芜,先在公交公司开车,后来去园林、自来水厂和市政部门干活,到1990年退休。退休后他过普通日子,但枪支一直保留着,有军区证明。 1996年全国禁枪令实施,有人举报滕西远藏枪,民警上门检查。他拿出木盒里的两把枪和证书、批文,民警查看后确认合法,从宽处理,只收子弹和撞针,枪身留给他。这事反映出他对枪的重视,因为枪代表他一生的战斗经历。第一把枪是抗日时期奖励,第二把是解放战争所得。枪不是武器,而是他参军从13岁到转业的证明。民警尊重历史,让枪留下来。 滕西远转业后融入地方生活,在公交公司开车时,每天早起检查车辆,运人来往。园林工作时,他挖坑种树,推动莱芜绿化。自来水厂时,修管道保供水。市政部门时,修路铺石,干到退休。这些年他很少提战场事,但每年八一节拿出枪擦拭,用红布包好放回盒子。枪成了他个人记忆的象征。 晚年滕西远当红色宣讲员,在军营、学校和单位讲战争经历,已讲100多场。他给子孙和访客讲枪的来历,强调枪是国家给的荣誉。2024年他捐出一把枪给山东省军区展览,另一把留在家。这事让更多人知道他的故事。

用户10xxx19
如此英雄不上班一个月给他100万的养老金都不为过。比较是他们出生入死解放了中国
回到过去
老爷爷霸气
和平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