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突然宣布了,在南海启动首次四方联合海上安全演习。 这

掘密探索 2025-11-20 14:48:55

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突然宣布了,在南海启动首次四方联合海上安全演习。 这不是临时凑个局。看成员就知道,这是美国那套“印太”下棋的核心圈子,地点选在南海,意思很直接:四方要把海上联动常态化,节奏往前推。   美国是这场演习的“总策划”,自打2021年提出“印太战略”,美国就一门心思拉拢盟友,想搞个“对华包围圈”,四方机制就是它的核心工具。   这次演习选在南海,一方面是回应中国在南海建岛礁、开发资源,另一方面也是给2026年的QUAD峰会造势,通过军事行动告诉盟友,美国不会退出亚太,跟着我干有肉吃。   日本是“最积极的跟班”,作为美国在亚太的“头号小弟”,日本这些年越来越不安分,从给菲律宾卖雷达、护卫舰,到和美军一起部署“堤丰”中程导弹,摆明了要针对中国。   这次演习,日本不仅派了驱逐舰,还打算2026年前在菲律宾多部署点反舰导弹,想把南海变成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   印度是“摇摆的投机客”,四方里,印度是唯一和中国有陆地边界争端的国家,但在南海问题上,它一直脚踩两只船,一方面,它想通过参与演习提升自己在印太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又怕太靠近美国会得罪中国,影响自己的利益,所以这次演习,印度更像个“看热闹的”,出工不出力。   澳大利亚是“最听话的执行者”,作为美国在南太平洋的“副手”,澳大利亚这几年在军事上完全倒向美国,从让美军在达尔文港轮驻,到参与AUKUS核潜艇合作,啥都跟着美国干。   这次演习,澳大利亚不仅派了护卫舰,还打算2027年前和美国一起部署高超音速武器,想在印太军事竞争里刷存在感。 四方演习一搞,南海局势更紧张了,从军事上看,演习科目全是反潜、反舰、两栖作战这些针对中国的项目。   比如美国把“暗鹰”高超音速导弹部署到澳大利亚,日本在岩国基地部署“堤丰”系统,这些武器射程能覆盖中国东部沿海,直接威胁中国安全,印度虽然没直接掺和南海争端,但它和美国在印度洋联合巡逻,搞不好会形成对中国的“南北夹击”。   从外交上看,四方演习是“以军促政”的老套路,美国想靠军事存在感逼中国在南海让步;日本想借机推动“自由开放的印太”那套说法,抹黑中国。   澳大利亚和印度则想通过参与演习,在国际上装好人,这种“军事威慑+舆论施压”的组合拳,让南海问题更难通过对话解决。   不过,这四个国家的“小算盘”未必能打响,中国在南海的军事部署早就成体系了:岛礁上有雷达、导弹,海上有驱逐舰、护卫舰,空中有轰-6K轰炸机、无人机,形成了一张“看得见、打得准、防得住”的立体防御网。   2025年10月,中国海军5艘军舰“围观”美菲澳新四国演习,其中052D驱逐舰“湛江舰”近距离“陪着”菲律宾护卫舰,815型电子情报船默默收集美澳舰艇数据,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力,让四国演习的“实战意义”大打折扣。 站在2025年回头看,四方演习更像是一场“政治作秀”,美国想靠拉帮结派遏制中国,日本想借机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澳大利亚想刷存在感,印度想在大国博弈里捞好处。   但历史早就证明,靠拉小团体、搞军事威慑,根本换不来真正的安全,菲律宾在南海“倚外闹海”,最后只会让自己成大国博弈的“炮灰”;美国在亚太的“军事优势”,也随着中国军力崛起慢慢消失。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主权不能碰,但愿意对话解决争端,从和东盟国家签《南海行为准则》,到推动共同开发资源,中国一直在用行动证明:南海的和平稳定,得靠地区国家互相尊重,而不是域外国家来“搅局”。   四方演习可能能闹腾一阵,但改变不了南海的历史和现实,对中国来说,保持冷静、加强军事、搞好外交,才是应对南海挑战的“正确姿势”。   毕竟南海不是谁的“试验田”,更不是域外国家的“秀场”,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靠军舰和导弹堆出来的,而是靠诚意和行动换来的。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