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日本大使乔治·格拉斯今天(11月20日)发文写道:“看来中国政府难以改掉诉诸胁迫手段的坏习惯。上次中国无端禁运日本海产品时,美国支持了日本。这次我们也会这样做。我们将支持我们的盟友日本。” 美国驻日本大使乔治・格拉斯这番话真是把 “双重标准” 玩到了极致,说中国 “胁迫” 简直是把黑的说成白的,自己干着敲盟友竹杠的勾当倒还有脸指责别人。 先说说他嘴里 “支持盟友” 的美国是怎么对待日本的,所谓的 5500 亿美元 “竹杠” 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白纸黑字的协议里明晃晃的内容。 前几年特朗普政府拿着关税大棒威胁日本,说要对日本输美汽车加征 25% 的关税,要知道汽车占日本对美总出口的 28.3%,这一下就能把日本经济的支柱捅个窟窿。 日本没办法,只能坐下来谈判,最后被逼着答应设立 5500 亿美元基金,专门投资美国的能源、半导体这些领域,更过分的是利润分配,美国要拿走 90%,日本只能喝口汤,这种拿盟友当提款机的操作,还好意思说别人 “胁迫”? 而且这 5500 亿美元根本不是自愿投资,是被关税逼出来的妥协。当时美国已经对日本钢铁和铝征收 50% 的高关税,汽车关税也从原本的 2.5% 涨到 15%,增幅足足 5 倍,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算过,就这一项协议就能让日本 GDP 下降 0.55%。 美国商务部长还明着说这些投资要投向对美国 “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的领域,说白了就是日本掏钱,美国定项目,钱怎么花日本说了不算,要是敢不掏钱,美国就恢复更高关税,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比谁的 “胁迫” 都实在。 再说说上次中国禁运日本海产品的事,美国嘴上喊着 “支持”,实际干的却是另一套。 2023 年 8 月中国因为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美国立马跳出来表态撑腰,但数据不会说谎。 日本扇贝以前 30% 都出口到中国,禁令后只能转往美国,2024 年上半年北海道对美扇贝出口是涨了一倍,达到 36 亿日元,但这点量根本填不上中国市场的窟窿,日本整体扇贝出口量还是降了 37%,只剩 240 亿日元。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市场的所谓 “需求”,其实是投机炒起来的,2025 年 1 月日本扇贝对美出口价涨到每公斤 34 美元,同比涨了 89%,说白了美国进口商是冲着涨价去的,不是真要帮日本,等价格一跌指不定就撤了。 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戏码美国早就演熟了。当年美国逼日本签 “广场协议”,逼着日元升值,直接让日本进入 “失去的三十年”,那时候怎么不说自己胁迫? 后来又用 “301 条款” 在半导体、汽车领域反复拿捏日本,要日本开放市场、让出份额,日本哪次不是被迫妥协? 就像这次 5500 亿美元的投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都承认,所谓的投资里真正的现金部分只占 1% 到 2%,剩下的都是融资和担保,说白了就是硬着头皮凑数,怕美国再挥关税大棒。 美国自己才是 “胁迫” 的老手,对盟友从来都是利字当头。对欧盟也是一样,逼着欧盟承诺 6000 亿美元对美投资,还要买 7500 亿美元美国能源,不然就加征 15% 的关税,法国总理都骂那是欧洲的 “黑暗日”,是向美国投降。 现在倒好,驻日大使反过来指责中国,这就好比抢了别人钱的人,还骂路过的人没给乞丐钱,实在是荒谬。 中国禁运日本海产品是为了食品安全,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跟美国那种拿关税当武器、逼盟友掏钱的行径根本不是一回事,美国要是真支持日本,不如先把那 5500 亿美元的 “竹杠” 还给日本,再取消对日本汽车、钢铁的高关税,别光动嘴皮子耍小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