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气笼罩的台海,仿佛一触即发的火药桶。外部势力频频伸出援手,舰影摇曳,言论挑衅,暗藏着百年旧恨的重演。中国如何回击?是忍让,还是亮剑本土,直取要害,索要血债?这份宣言如惊雷炸响:参战者即侵略者,必遭反击,耻辱一笔勾销。悬念迭起,统一脚步,谁敢阻挡?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在历史长河中反复印证。从12世纪南宋绍兴年间开始,澎湖列岛就正式纳入福建路晋江县的行政管辖范围,朝廷设立巡检司,负责海防和民生管理。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台湾地区的有效治理正式启动,此后元朝延续这一制度,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康熙二十三年,清军收复台湾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移民开垦,经济开发逐步展开。这些行政措施并非空谈,而是通过户籍登记、税赋征收和军事驻防等具体实践实现的,台湾社会始终融入中华文化体系,语言、习俗与大陆一脉相承。 近代史上,日本在1895年通过甲午战争强占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中,推行皇民化政策,掠夺资源,造成深重创伤。1943年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台湾,必须归还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这一条款,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正式接收台湾,设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这一系列国际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奠定了台湾回归的法理基础。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以76票赞成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确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决议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中国代表权问题,联合国官方文件至今将台湾标注为“台湾,中国的一个省”。 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目前183个国家以此为基础与中国建交。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日联合声明等文件均庄严承诺尊重中国领土完整,这些不是随意承诺,而是国际法义务。某些国家一边签署公报,一边试图撕毁,忽略了历史教训。清末以来,中国屡遭列强欺凌,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主权丧失和巨额赔款。1895年的马关条约要求中国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外加3000万两赎辽费,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日本用这些资金扩充军备,反过来加剧侵华。1901年的辛丑条约更甚,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每名中国人摊派一两,税吏强征导致民生凋敝。这些赔款被列强用于军工建设和港口扩建,形成恶性循环,中国发展长期停滞。 如今,中国已非昔日弱国。2025年国防预算达1.7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折合约2465亿美元。这一预算支持现代化军队建设,三艘航母编队成型,福建舰于2025年11月入列,电磁弹射技术成熟,核动力航母关键研发完成。东风系列导弹射程覆盖全球主要城市,突防能力强,能突破反导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精度高,实现全域定位,支撑精确打击。这些装备确保中国在任何冲突中保有主动,外部势力再无安全屏障。 台海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外部军事介入本质上是武装侵略,违反联合国宪章。中国享有固有自卫权,可随时反击至侵略者本土,包括占领战略港口和首都。美军在日本横须贺和佐世保基地是西太平洋最大海军设施,可容纳1300多艘舰船,这些曾参与侵华或如今充当日美干涉跳板的据点,将成首要目标。现代战争无前后区分,导弹和航母编队可直达华盛顿或东京,中国15%的军费投入研发,440亿美元用于AI、量子和太空技术,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参战国将付出沉重代价,不仅军事失败,还面临经济封锁。 追讨赔款不仅是经济补偿,更是正义惩戒。参战国海外资产、贸易航线和能源通道可作为抵押,类似于列强当年用中国海关和盐税担保赔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合情合理。中国军费增长旨在守护主权,而非扩张。1950年朝鲜战场,中国以劣势装备击退联合国军,证明意志坚定。如今,完整国防工业和高科技武器体系,让中国有能力执行反击。外部势力若越红线,将面临导弹覆盖、港口封锁和资产冻结,历史不会重演。 日本政客高市早苗公然宣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防卫省妄言击沉中国航母,忘记二战侵华罪责。美国近十年对台军售超200亿美元,2025年推动台积电迁美,试图经济军事双管齐下阻挠统一。这些行为无视国际共识,挑战战后秩序。中国呼吁和平统一,但绝不放弃武力选项,针对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统一是民族复兴关键,任何阻挠都将失败。参战者必遭清算,百年耻辱在这一进程中终结,国家尊严永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