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7日,荷兰政府发布声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表

君豪听风者 2025-11-21 14:57:41

荷兰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7日,荷兰政府发布声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表示,欢迎中方会为安世中国工厂恢复供货提供便利的表态,“鉴于我们同中方的会谈富有建设性,相信中国供应至欧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芯片将在未来几天送达安世客户手中”。 这则声明背后,藏着一场牵动全球产业链的博弈终局。谁都清楚,荷兰政府的态度转变绝非偶然,而是现实压力下的必然选择。此前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股权,试图切断技术与产能链接,最终却让欧洲企业尝尽苦头。 安世半导体早已不是单纯的荷兰企业,2018年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后,70%的产能集中在东莞工厂,上海还有12英寸晶圆基地。这家企业的功率芯片在车规级市场占12%份额,全球每五辆汽车就有一辆用它的产品,欧洲车企更是离不开这根“芯片生命线”。 冲突最激烈时,荷兰总部切断了对中国工厂的晶圆供应,可他们忘了,封装测试的核心产能握在中方手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调研显示,主流车企的安世芯片库存仅够2-3周,本田墨西哥工厂直接停产,斯特兰蒂斯集团紧急成立“应急指挥室”。 欧盟其实早该清醒,欧洲审计院早就警示,欧盟1/3的成熟芯片依赖中国进口,半导体贸易逆差高达98 亿欧元。全球芯片产业早已深度绑定,把商业问题政治化,用行政手段搅乱供应链,最终只会反噬自身,这是单边主义绕不开的铁律。 中方的回应始终理性且有力。商务部出台出口管制,不是要断供,而是捍卫合法权益;同意恢复供货,展现的是合作诚意,更是实力底气。安世中国早已完成供应链重组,月产能达60亿颗芯片,完全有能力独立支撑全球客户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恢复供货采用人民币结算,这是中国芯片产业在全球贸易中争取话语权的重要一步。从华为突破先进制程到中芯国际扩产成熟工艺,中国芯片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打破了“卡脖子”的焦虑,也赢得了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荷兰阿斯麦公司的经历更能说明问题,2024年对华销售额占比曾达42%,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半导体产业是高度全球化的领域,任何国家想搞“小院高墙”,都只会让自己失去发展机遇,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道。 安世芯片的恢复供应,是中荷双方理性沟通的成果,更是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的证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唯有摒弃零和思维,坚守契约精神,才能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转,惠及各国企业和民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君豪听风者

君豪听风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