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不可吗? 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的震撼一幕:前往日本的值机口中国人排成长龙

史鉴奇谈 2025-11-21 16:12:10

非去不可吗? 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的震撼一幕: 前往日本的值机口中国人排成长龙,满满当当站着一排等着办登机手续的人。   浦东机场这场景确实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外交部头天刚用上“避免”这种重话,第二天飞大阪的柜台前照样人头攒动。   拖着行李箱的游客还在低头刷手机查攻略,商务模样的男士不停看表催队伍快些,留学生们抱着材料反复核对入境文件。这股扎堆往日本跑的劲头,实在让人琢磨不透。   但仔细想想,现在真不是往日本跑的好时机。日元汇率像坐过山车似的往下掉,看着是买东西划算,可当地餐饮交通开销照样肉疼。   银座高级餐厅里一份和牛套餐仍要两万日元,京都传统旅馆的住宿费用也没降多少。更让人担心的是最近日本社会那股暗流涌动的排外情绪,某些街区餐馆直接挂出“不接待外国人”的牌子,景点指示牌上刻意抹去中文提示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国际关系学者们早就在研究报告里指出,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这两年明显抬头。公共交通里针对亚洲面孔的歧视性检查时有发生,便利店里中国游客被恶意多收钱的纠纷也屡见不鲜。   这些潜在风险都被精心修图的旅行照片掩盖了,就像滤镜下看起来完美的景点,亲身体验时才发现到处都是坑。   那些执意要去的游客里,不少人是被旅行社“最后机会”的营销话术给唬住了。某些商家故意散布“日本即将全面限流”的谣言,催着大家赶紧交钱订位。   其实仔细查查日本旅游局官网就知道,他们巴不得更多游客去消费,所谓限流根本是子虚乌有。   倒是国内某些网红在直播里使劲忽悠,把普通和服体验吹成“绝版文化盛宴”,浅草寺周边那些义乌产纪念品硬是被说成“百年老铺匠心之作”。   留学生群体的情况更值得细说。很多人手里攥着半年前就办好的留学签证,现在放弃确实心疼。   可早稻田大学附近租的房子比去年涨了15%,东京语言学校的线下课还没网课质量高。更现实的问题是日本就业市场对留学生越来越不友好,知名企业招聘会上“仅限日本籍”的告示牌格外刺眼。   做代购的微商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大阪黑门市场的药妆店给了他们五折优惠,名古屋的电器行承诺留出最新款美容仪。   但这些短期利益背后藏着巨大风险,上周还有代购在海关被开箱检查,价值十万的货品全数被扣。现在国际快递时效动辄半个月,商品还没到手热度早过了。   看看国际旅游数据就明白,现在全球聪明游客都在往东南亚跑。泰国刚给中国游客免签,巴厘岛酒店推出半价套餐,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所有项目免排队。这些地方不仅接待热情,安全系数更是高出好几个层级。偏偏还有人抱着“别人不去正好我独占”的心态往日本跑,殊不知这种侥幸心理最要不得。   观察各航空公司航班动态会发现,往日本航线近期取消率居高不下。上周有旅行团在关西机场被困八小时,就因为地勤人员故意慢吞吞办理值机。回程航班更是一言难尽,成田机场对中国游客的核酸检测格外“严格”,好几个旅行团因此误机产生额外费用。   往深处想,这种扎堆现象背后是信息差在作祟。很多人还停留在三年前对日本的印象,殊不知当地服务态度早已天差地别。大阪道顿堀网红餐厅开始对中文客人加收服务费,奈良小鹿公园周边的商家故意给中国游客指错路。这些遭遇在旅游论坛上越来越多,却被海量精修照片压在了信息流底部。   说到底,旅游的本质是去享受不是去受气。当银座百货店的柜姐开始对欧美客人笑脸相迎,对中国顾客爱答不理;当北海道滑雪场的教练对韩国团细致指导,却对中文游客敷衍了事——这样的旅行体验,真的配得上大家冒着风险跑这一趟吗?   或许再过段时间回头看,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挤破头赶去的这趟旅程,还不如在家门口公园晒晒太阳来得惬意。旅行这事终究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与其现在凑热闹,不如静待云开月明。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