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卫省今天召开记者会,突然宣布将由自卫队“确保台海的和平与稳定”。这话听着突

纸上点将 2025-11-21 20:50:31

日本防卫省今天召开记者会,突然宣布将由自卫队“确保台海的和平与稳定”。这话听着突然,其实早有铺垫,根子就在美日勾连和日本自身的野心膨胀上。往前倒几个月,五角大楼就一直在给日本施压,逼着他们明确表态要是台海出事会不会跟着美国动武,当时日本官员还支支吾吾说“不好回答”,现在算是把话挑明了。 日本防卫省于2025年11月20日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自卫队将承担确保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责任。这一决定看似出人意料,却源于长期积累的战略调整和外部压力。早在几个月前,美国国防部就通过多轮高层会晤,向日本施加影响,要求其在台海潜在冲突中明确立场。当时,日本官员在回应时多持谨慎态度,避免直接承诺军事介入。但随着美日同盟框架的深化,这一模糊空间逐步缩小。防卫省的声明标志着日本政策从被动防御向主动涉入的转变,旨在通过集体自卫权机制,将台海问题纳入自身安全范畴。 这一表态的根源在于美日军事合作的深化。2025年上半年,美日多次在琉球群岛周边举行联合演习,如“坚决之龙25”系列,动员数万兵力,模拟海峡封锁和岛链防御科目。这些演习首次将台海危机设定为核心想定,强调阻止单边改变现状。日本航空自卫队派出F-15和F-2战斗机,与美军F-35和B-1B轰炸机协同行动,焦点锁定西南海域。美方海军作战部长公开表达对日本关切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同盟信号。这种合作并非单纯防御,而是逐步构建针对特定方向的威慑体系。日本借此机会,测试出云级舰艇的航母化改造,搭载V-22鱼鹰机练习快速投送,针对性明显指向岛屿争端热点。 日本国内防务政策的演变是另一关键因素。高市早苗自2025年10月上任首相以来,坚持推动宪法修改和军费扩张。她在国会预算委员会中反复强调,台海局势已直接关联日本生存空间,若出现武装对抗,自卫队可援引相关法律介入。这与她长期主张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相呼应。日本连续几年将防卫预算上调至GDP的2%以上,用于西南诸岛雷达站和导弹部署。2025年3月,日本设立统合作战司令部,统一指挥陆海空自卫队,形成政策闭环。防卫省白皮书首次将台海列为首要关切,暴露了将区域问题本土化的意图。 美日勾连的压力并非空穴来风。五角大楼在2025年2月的美日峰会后,启动多项印太战略举措,包括与日本、法国在南海的联合巡航。特朗普政府重申对台海的坚定支持,推动G7机制介入台海议题。4月,美日“利刃2024”演习曝光联合作战计划,将台海危机定义为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甚至模拟攻击中国两栖舰队。日本媒体报道显示,自卫队官员已讨论优先打击中国航母的可能性。这种施压下,日本从最初的“不好回答”转向明确表态,防卫省的记者会成为转折点。声明中,防卫大臣木原稔强调基于国家评估的必要性,投影屏展示近期演习数据,意在展示行动准备。 日本的野心膨胀还体现在设施建设和预算分配上。2025财年,日本在宫古岛和石垣岛增设大型弹药库,储存防区外导弹,强化持续作战能力。出云号和加贺号护卫舰完成F-35兼容改造,标志着航空力量的跃升。10月底的“利剑25”演习中,这些舰艇参与西南岛屿快速反应训练,科目包括要域封控和精确打击。高市早苗视察横须贺船厂时,指示加速工程,预算报告显示军费重点倾斜西南方向。这种布局,不仅针对台海,还延伸至东海和南海,形成链式威慑。日本学者指出,此举旨在打破专守防卫原则,追求进攻性姿态。 国际社会对这一声明反应不一。欧盟和G7外长在4月联合声明中,称赞日本维护区域稳定的努力,但也呼吁克制。瑞典国防大臣强调,和平解决两岸分歧符合国际规范。然而,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11月13日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本大使,提出严正交涉,指责言论违背中日联合声明。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警告,若日方继续挑衅,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约见日本外务次官,重申一个中国原则不容挑战。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连续发文,批评日本开历史倒车,复活军国主义幽灵。 军事层面的回应同样果断。11月初,中国海军编队穿越大隅海峡,055型驱逐舰领衔巡航西太平洋,路径贴近日本本土,展示实力对比。福建号航母完成实弹验证,歼-35和空警-600舰载机参与,证明随时应战能力。中国军方在X平台发布日语警示,强调任何干涉将遭痛击。这种行动并非针对性报复,而是维护领土完整的常态化举措,体现了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洋护卫的转型。

0 阅读:2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