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断”了! 日本开始慌了! 日本企业最担心的不是高市早苗会和岸田文雄一样“干做

锦云祥瑞 2025-11-24 01:03:40

要“断”了! 日本开始慌了! 日本企业最担心的不是高市早苗会和岸田文雄一样“干做”(相似的发音是“差不多”意思),而是她会不会继续稀土出口限制之前那一套。森永正裕说,82%的稀土依赖进口,重稀土更是近100%依赖。日本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产业很重要,断供稀土会直接影响生产。 这话戳中了日本企业的命门!别以为“稀土”只是普通矿产,对日本来说,这可是撑起两大支柱产业的“工业维生素”,缺了它,再先进的生产线也得停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要靠钕铁硼磁体,而钕、镝这些重稀土元素,正是磁体的核心原料——没有它们,电机的功率和效率会直接腰斩,日本丰田、本田的新能源车型根本造不出来。半导体产业更离不开,稀土的高纯度和耐高温特性,能让芯片在精密运算时保持稳定,重稀土的稀缺性更是让它成为“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少了它,半导体晶圆的加工精度都达不到标准。 日本企业的慌,不是空穴来风。早在上一轮稀土出口调整时,日本多家车企就尝到过苦头——库存只能撑3个月,生产线被迫减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拿不到原料直接倒闭。森永正裕说的“82%依赖进口”“重稀土近100%依赖”,可不是随口说说的数字,而是日本经济产业省2024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更要命的是,全球重稀土产量本就稀少,而中国在稀土开采、分离提纯领域的技术和产能,至今占据全球主导地位,日本想找替代来源难如登天。 谁都知道日本这些年一直在找“后路”。他们曾砸钱在澳大利亚、印度建稀土矿山,可结果呢?澳大利亚的矿山因为分离技术不过关,产出的稀土纯度不达标,根本满足不了半导体产业的要求;印度的矿山开采成本太高,运输周期长,就算量产,价格也比中国出口的高30%以上。更关键的是,稀土产业不是挖出来就行,分离提纯的工艺流程复杂,需要多年技术积累,日本花了十几年,至今都没建立起完整的本土产业链——这意味着哪怕找到替代矿源,也得依赖他国的加工技术,照样摆脱不了“被卡脖子”的命运。 高市早苗的行事风格,比岸田文雄更激进。她上台后一直鼓吹“经济安全保障”,动不动就拿供应链做文章,之前就有过限制关键材料出口的先例。日本企业最怕的就是她“一言不合就加码限制”——要是稀土出口真的收紧,新能源汽车产业会直接陷入“无米之炊”,半导体产业也会因为原料短缺错失全球竞争先机。要知道,2023年日本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占比12%,半导体产业贡献了全国GDP的8%,这两大产业要是停摆,日本经济直接会被拖入衰退。 更让日本企业焦虑的是,他们连“囤货”都没底气。重稀土的储存成本极高,还容易氧化变质,企业最多只能囤6个月的库存,就算花高价囤货,也只是“缓兵之计”。而且全球稀土需求还在涨,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产业的扩张,让重稀土的缺口越来越大,日本想抢都没地方抢——毕竟其他国家的产能,早就被提前锁定了。 日本的困境,本质上是自己埋下的隐患。这些年一门心思搞“高精尖产业”,却忽视了关键原材料的自主保障,把产业链的“命门”交到别人手里。现在高市早苗的政策不确定性,只是让这个隐患彻底暴露而已。他们慌的不是“限制”本身,而是自己根本没有应对的能力——没有稀土,再先进的技术也只是纸上谈兵,再庞大的产业也会瞬间瘫痪。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锦云祥瑞

锦云祥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