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工业死刑?1枚高超音速导弹,10马赫极速,携带1吨高爆战斗部,这根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进行不可逆转的物理抹除! 中日一旦开战,很多人还在拿着二战的旧剧本,幻想什么舰队决战。错!现代战争的逻辑早已被火箭军的射程彻底改写。我们不需要去拼刺刀,只需要按下发射按钮,就能把日本引以为傲的制造业基地变成一片废墟,让整个工业体系从根上烂掉,再无修复的可能。 日本列岛狭长,战略纵深几乎为零,全境都在东风快递的火力覆盖半径之内。东风-17速度能飙到10马赫以上,从发射到日本本土也就十几分钟,而且它能在空中拐着弯飞,现在连美国的爱国者反导系统都拦不住,更别说日本那些凑数的防空网了,咱们想打哪就打哪,他们根本没跑的余地。 日本现在有54座核电站,占全国发电量的三成多,最大的柏崎刈羽核电站就在新潟县海边,离咱们直线距离才一千多公里,东风-26的射程能到4000公里,一枚弹头下去,反应堆就得炸,不仅发电没了,核污染还能把周边几十公里的区域变成禁区,想修都没法靠近。 炼油厂更是日本的死穴,它自己不产石油,全靠进口,全国22座大型炼油厂全扎堆在沿海的千叶、神户这些地方,年炼油能力2.5亿吨,供应了工业和交通90%的燃油。这些炼厂的储油罐、精馏塔都是露天的大目标,高超音速导弹带着1500公斤的弹头砸下去,直接就能炸成火海,扑灭至少要半个月,就算没全炸平,管道和控制系统也得废了。 还有日本吹上天的制造业核心,精密机床。发那科、马扎克这些全球顶尖的机床厂,全把主工厂设在爱知县,这些机床的精度都是微米级的,别说导弹炸了,就是厂房塌了一半,震动都能让机床精度彻底报废。而且精密机床不是随便就能造的,日本自己的机床核心部件都得从德国进口轴承、瑞士进口光栅尺,战时供应链一断,想换台新的都没地方买,就算有厂房也只能当仓库用。 日本的新干线连接着所有工业城市,东京站、大阪站这些枢纽要是被导弹炸了,零件运不到工厂,成品送不出港口。东京港是日本最大的外贸港,每年进出7000多艘货轮,里面的集装箱码头、起重机只要被砸坏几台,原材料进不来,汽车、电子产品就没法出口,本来就依赖外贸的日本工业,不出一个月就得现金流断裂。 这还不是最狠的,日本汽车产业占GDP的8%,丰田在爱知县的工厂集群要是被盯上,一枚导弹就能瘫痪整个生产线,之前丰田缺个芯片就停产了三个月,更别说厂房和设备全被炸没了。 电子产业更脆弱,台积电在熊本的芯片厂、瑞萨的汽车芯片厂,都是一炸就停的主,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都得跟着抖,日本自己更是连手机、电脑都造不出来。 对比一下二战时的中途岛海战,那时候得靠舰队对冲、飞机轰炸,现在根本不用那么麻烦,东风快递直接从家门口打到日本工业心脏,连舰队的油都不用加。 那些还幻想舰队决战的人,怕是没算过账,日本最大的驱逐舰“摩耶”号,造价15亿美元,咱们一枚东风导弹成本才几千万,几枚导弹下去就能换一艘驱逐舰,性价比根本不在一个层面。而且高超音速导弹根本不给你反应时间,等雷达发现的时候,导弹已经到头顶了,想躲都没地方躲。 日本工业全靠精密的供应链和集中的基础设施撑着,一旦这些根基被导弹摧毁,就成了没骨架的胖子。所谓工业死刑,就是戳破这种虚假的强大,不是炸得片甲不留,是让它再也没法恢复生产能力。毕竟现代工业讲究的是体系,缺一个环节都玩不转,而咱们的火箭军,刚好能精准掐断每一个关键环节,这就是工业代差带来的碾压,跟二战拼刺刀的时代早没关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