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基辛格早就说过,俄乌打久了,最先倒霉的不是美国,不是小国,是德国,德国这

琦琦评过 2025-11-24 12:50:27

[太阳]基辛格早就说过,俄乌打久了,最先倒霉的不是美国,不是小国,是德国,德国这么多年,基本靠的是俄罗斯便宜的能源,特别是天然气,没有这玩意,德国的工业根本支撑不住,默克尔搞的北溪管道,直接是德国经济的命脉,没了它,德国就完了。   2022年在一场不对外公开的闭门论坛上,基辛格说了一句特别有分量的话,俄乌冲突要是拖很长时间,最先撑不住的不是美国,也不是那些小国家,而是德国,当时大家都觉得这话有点夸张,像是在吓唬人。   可谁能想到,三年过去了,德国莱茵河畔的工业现在一片惨淡,这正好证明了这位外交老前辈的远见卓识,你看啊,北溪管道的天然气输送量都变成零了,德国经济这辆大车就像没了油的发动机,慢慢跑不动了。   德国工业对能源的依赖,那可是深入骨髓的,默克尔当政的时候,德国就和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链绑得紧紧的,这条能源通道,被大家叫做德国的“经济命脉”,在最厉害的时候,德国进口的天然气有55%都来自俄罗斯。   北溪管道可不只是单纯输送天然气的工程,它还是德国制造业能在全球保持竞争力的秘密法宝呢,像化工巨头巴斯夫生产合成氨的线、大众汽车焊接的车间,还有西门子制造精密仪器的工厂,都得靠每立方米才0.2欧元的俄罗斯天然气来维持成本优势。   默克尔在2021年离任前的内阁会议上就特别担心,说,要是东欧打起仗来,咱们的工业体系可就像没了氧气一样危险,没想到,这话最后真的应验了。   2022年,北溪管道爆炸,再加上对俄罗斯的制裁,这双重打击直接把德国的能源生命线给切断了,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一下子就暴涨了350%,每度电的成本涨到了0.4欧元,那些能源消耗大的产业一下子就陷入了绝境。   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没办法,只能关闭年产80万吨的合成氨装置,CEO布鲁德米勒直接就说,德国制造已经没有竞争力了,大众汽车也着急了,赶紧追加100亿美元去美国投资。   在沃尔夫斯堡总部,停车场里停满了待岗工人的车,经济数据更是让人揪心,德国GDP在2023年萎缩了0.3%,2024年预计还要再降0.2%,和2019年比起来,整体倒退了5%,中小企业破产的数量比去年同期一下子飙升了47%。   其实这种危机不是第一次发生,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时候,同样依赖外部能源的日本制造业也受到了重创。   不过日本通过技术革新,开始搞节能生产,还开发新能源,最后实现了产业升级,可德国呢,转型之路走得特别艰难,虽然《明镜周刊》一直在说“能源断供是转型的好机会”,但到2023年,德国77%的能源消耗还是得靠化石燃料,能源净进口的比例高达69.8%。更糟糕的是,产业迁徙潮出现了。   德国工商总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制造业对外投资一下子激增了35%,其中70%都投到了北美,博世集团把燃料电池研发中心搬到底特律的时候,200名工程师还带走了78项专利技术。   化工巨头巴斯夫的做法更有代表性,它一边关闭11家德国工厂,一边在广东湛江投入130亿欧元建一体化生产基地,因为在那里的综合生产成本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   德国陷入能源困局,背后其实是战略选择出了大问题,基辛格就说过,德国“要是处理不好和俄罗斯的关系,就没办法在欧亚大陆保持战略平衡”。   可现实中德国却陷入了“安全靠美国、能源靠俄罗斯”的双重依赖,冲突一爆发,德国就被迫在美俄之间选边站,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024年能源进口新增的1200亿欧元支出里,83%都进了美国供应商的口袋,这相当于给美国能源商送了千亿欧元,普通老百姓成了直接受害者,慕尼黑有一户四口之家,冬天取暖费从1200欧元一下子涨到了3800欧元。   还有3000台拖拉机把柏林给包围了,大家都在抗议,喊着“没有能源就没有面包”,这就是生存的焦虑啊。   我觉得啊,基辛格的预言成真,其实暴露了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弱点,就是再先进的制造技术,一旦没了能源供应,也啥都不是。   德国的遭遇给所有依赖单一资源供给的国家提了个醒,经济安全的关键不是技术有多领先,而是供应链有没有韧性,能不能分散风险。   德国出现“去工业化”危机可不是偶然的,这是战略短视的必然结果,默克尔政府那时候虽然也预警过对俄能源依赖有隐患,但还是继续推进北溪项目。   这种“明明知道有风险,却没办法改变”的状态,就看出中型强国在大国博弈里有多被动,美国靠出口液化天然气赚得盆满钵满,俄罗斯把能源出口转向亚洲,德国却成了地缘冲突的“冤大头”,这教训太深刻了,把经济命脉交给别人,就等于给国家发展埋了颗定时炸弹。   产业迁徙潮也预示着全球经济格局要重新洗牌了,德国化工企业都跑到中国、美国去落户,这可不只是因为成本低,还是对能源稳定性和市场潜力重新考虑的结果。   (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德国制造”难抵能源危机与产业创新挑战)

0 阅读:4
琦琦评过

琦琦评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