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傻名不虚传!前有立陶宛,现在又跳出来了爱沙尼亚。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在 2025 年 11 月访华后对中国提出了 "停止援助俄罗斯才能维持双边关系" 的强硬要求。 爱沙尼亚算是把“碰瓷”玩出了新花样,说咱们要是不停止对俄罗斯的支持,两国关系就没法好好维持,这操作真是让人看傻了眼。 先把这事的具体情况说清楚,查赫克纳这次访华是2025年11月4日到5日的事,这可是爱沙尼亚外长十年里头一次正式来咱们这儿访问,本来大家还以为能拉近关系,谁成想他回去就变了脸。 更有意思的是,访问期间他还去了中国全球化智库演讲,当场感谢咱们从没承认苏联占领过爱沙尼亚,说支持他们的主权,转脸就提这种不合理要求,这翻脸速度比翻书都快,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个人去的中国。 咱们先看看爱沙尼亚这国家的底子,人口刚过140万,面积才4.5万平方公里,也就比咱们一个大点的地级市大点儿,经济体量更是没法比,去年对华出口总额还不到15亿欧元,连咱们一个沿海县城的出口额都赶不上。 有朋友可能会问,这么个小国哪来的底气跟咱们叫板?答案很简单,抱大腿。爱沙尼亚2004年就加入了欧盟和北约,这些年不管什么事都跟着西方大国的调子走,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利益,就像没长大的孩子,以为跟着大人后面喊两句就能镇住人。 说起来这也不是波罗的海三国第一次干这种事了,前几年立陶宛就闹过一回,2021年非要搞些损害咱们利益的小动作,结果怎么样?咱们只是正常调整了贸易政策,立陶宛的奶制品、家具就卖不进中国市场,不少企业直接倒闭,失业率蹭蹭往上涨。 立陶宛后来后悔了,2023年派了好几个代表团来中国想缓和关系,找了不少中间人说情,咱们都没怎么搭理,毕竟真心换真心,耍小聪明迟早要吃亏,爱沙尼亚这明显是没吸取教训,非要往坑里跳。 咱们再说说查赫克纳提的要求有多不合理,咱们跟俄罗斯是正常的国家间合作,贸易往来、能源合作都是基于双方自愿,跟爱沙尼亚八竿子打不着,他凭什么指手画脚? 退一步说,爱沙尼亚自己跟俄罗斯的生意也没少做,2024年他们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全国消费量的30%,要是真讲原则,怎么不先停了自己的进口?这双重标准玩得也太溜了。 有人可能觉得咱们应该好好回应一下,其实真没必要。就像大街上有个小孩跟你耍脾气要糖吃,你总不能跟他计较吧?爱沙尼亚这种小国,说白了就是想靠骂咱们刷存在感,让西方大国注意到它,好捞点好处。 2024年欧盟有个调查,爱沙尼亚国内65%的企业都希望跟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特别是他们的电子元件和木材加工企业,中国市场占了他们出口的四成还多,查赫克纳这一闹,最着急的其实是这些企业老板。 咱们再想想历史上的事,这种靠依附大国生存的小国,从来都没好下场。要么被大国当棋子用,用完就扔,要么因为跟错了人,经济一落千丈,爱沙尼亚要是继续这么折腾,迟早会重蹈立陶宛的覆辙。 其实咱们一直都很讲道理,不管国家大小,只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咱们都愿意好好合作。可要是想靠着别人的势力来威胁咱们,那可就打错算盘了,咱们不吃这一套。 有网友开玩笑说,波罗的海三国应该改名叫“波罗的海三愣子”,做事不经过脑子,这话虽然有点糙,但确实有道理。外交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靠耍横威胁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人看不起。 爱沙尼亚要是真为自己国家好,就该赶紧收回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好好坐下来跟咱们谈合作。要是继续执迷不悟,等到他们的企业都扛不住了,再想回头可就晚了。 国与国之间相处,讲究的是平等和诚信,靠抱大腿、耍小聪明过日子,永远成不了气候。那些总想着碰瓷咱们的小国,早晚会明白,实力才是说话的硬气,而不是靠跟着别人起哄。 信息来源: 新华社——2025-09-23中方敦促爱沙尼亚领空事件当事方保持冷静克制 中国外交部——2025-11-04 王毅同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会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