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水产与农家食材的安全之思 市场买菜,总有两难:网上的黑鱼片比整条活鱼便宜,市场现切鱼片反倒更贵,而比价格更让人揪心的,是食材的安全与环保问题。 作为曾经的养殖户,我深知水产养殖的隐忧。就说市场上的斑鱼,不少养殖户全靠药物维系养殖,一旦停药,鱼就会生病死亡,就连养殖户自己都不愿食用。所谓的“正规检测”,在实际流通中形同虚设——检测耗时动辄数天,等结果出来,鱼早已售卖一空。小摊贩早市扎堆售卖,监管难以及时覆盖,加之鱼贩子四处收货,跨区域氧气运输让水产来源错综复杂,熟人摊位、固定渠道也难掩货源混乱的真相。 相较之下,农村农户散养的食材才让人踏实。他们养殖规模小,鸡鸭要养足八九个月,喂的是粗粮糠麸,极少用饲料和药物,肉质紧实鲜美。虽价格偏高、购买不便,但胜在安全放心。一边是批量生产、来源不明的市场食材,一边是优质安心却难常得的农家美味,这便是当下普通人面对食材选择时,最真实的无奈与纠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