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牵头成立对乌安全保障工作组,美欧战略分歧下的“志愿联盟”能走多远?11月2

优美清风 2025-11-26 06:51:49

马克龙牵头成立对乌安全保障工作组,美欧战略分歧下的“志愿联盟”能走多远?11月26日,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25日表示,法国和英国即将牵头成立一个工作组,协调未来俄罗斯与乌克兰停火后向乌方提供安全保障事宜,美国将参与其中。当天下午,由法英牵头、30多个国家组成的支持乌克兰“志愿联盟”举行视频会议。马克龙在会后的声明中作上述表态。他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参加了这场视频会议。马克龙表示,该工作组将明确有意对乌提供安全保障的各方具体承担哪些工作。其中,土耳其将主要承担海上防御方面的工作。(据新华社) 这一工作组的成立,是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复杂互动的最新体现。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其乌克兰政策显现出基于“美国优先”的调整,包括明确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仅考虑“空中支援”),以及强调乌克兰不会获准加入北约。这一政策转向促使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和英国,试图在乌克兰未来安全安排中掌握更多主导权,“志愿联盟”及工作组的构想应运而生。马克龙近期再次强调,欧洲需要制定独立于美国的对乌安全保障方案,并计划推动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为乌克兰提供财政支持。欧洲此举意在表明其有能力在俄乌停火后确保乌克兰安全,从而维护欧洲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然而,欧洲内部的严重分歧是“志愿联盟”及其工作组面临的首要挑战。早在2025年3月的“志愿联盟”巴黎峰会上,向乌克兰派兵等问题上就存在不同意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已重申意大利不会派兵,并建议相关会议应有美国代表参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也反对派兵;德国则对派兵提议持谨慎态度。波兰总理图斯克明确表示波兰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士兵,罗马尼亚也作出了类似表态。这些分歧源于各国对成本、人力装备短缺、与俄发生直接冲突风险以及法律授权等方面的不同考量,使得“志愿联盟”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志愿易聚,联盟难成”的色彩。 工作组计划中的对乌安全保障措施,包含多项高度复杂的议题。向乌克兰派遣部队是其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根据披露的计划,可能涉及由英国、法国等向乌派遣部队,初期阶段包括帮助训练乌军和提供增援,部队可能部署在远离前线的乌克兰境内,例如英国和法国计划派遣数百名士兵。但马克龙也明确表示,这支部队并非维和部队,不会部署在俄乌冲突前线。这种有限度的部署安排,反映了欧洲国家在“展现支持”与“避免直接冲突”之间寻求平衡的艰难。 尽管法英牵头成立工作组展示了推动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的意愿,但其实际效果面临多重制约。美欧之间的战略差异是根本性障碍之一。欧洲国家期望美国能为安全保障提供“后盾”支持,但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立场一直是要求欧洲承担“最大份额”的责任。这种期望与现实的落差,使得工作组能否有效协调并获得美国实质性的支持存疑。 欧洲内部持续的决策低效与分裂状态也限制了工作组的影响力。正如分析所指,欧盟当前已陷入无休止的会议,却难以做出“严肃决定”,更不要说去执行决定。在关键主权职能上缺乏统一权威,在战后规划中被美国抢先布局,在资产控制等方面又存在内部猜忌,这些“制度性分裂”使得欧洲很难在战后格局中成为主导力量。工作组能否克服这些深层次矛盾,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有效方案,仍需打上一个问号。 综上所述,法英牵头的工作组标志着欧美在乌克兰战后安全安排上的协调进入新阶段,但其所依托的“志愿联盟”内部矛盾重重,美欧战略取向不一,且面临俄罗斯的强硬反对和法律、金融领域的现实风险。工作组的成立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政治姿态,其未来能否超越讨论范畴,提出并落实真正具有威慑力且可持续的安全保障方案,前景并不乐观。乌克兰的安全保障,最终可能仍需回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及大国协商的框架内寻求解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优美清风

优美清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