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核战,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俄专家10年前提醒,中国东风-31A,是唯一有望经受住美国首次核打击的导弹,但中国这种导弹不多,而美国这种导弹有近2000枚,那现在呢? 十多年前,俄罗斯专家瓦西里·卡申在《专家》周刊发文,说中国核力量没法有效威慑美国,甚至断言核战中中国撑不过1小时,放在当时确实有几分道理——那时候能扛住美国首轮核打击的似乎只有东风-31A,而且数量不多,反观美国光是能硬抗核打击的导弹就有近2000枚,家底差距看着确实悬殊。 但这十年过去,情况早不是当年的样子了,中国的战略核力量早从“单点支撑”变成了“立体布局”,别说撑不过1小时,现在是谁也不敢轻易动真格的,因为中国手里的“反击王牌”早就藏不住了。 先说说最关键的“生存能力”,这是核力量的命根子。 十年前东风-31A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它能公路机动,不像固定发射井的导弹,容易被卫星盯上。但那时候这种机动导弹数量少,真遇上美国的首轮核打击,确实可能被一锅端。可现在不一样了,陆基这边有了东风-41,不仅能在公路上跑,拉着导弹的列车混在普通货运列车里,美国的侦查卫星根本分不清。 更狠的是后来公开亮相的东风-5C,虽然是固定发射井部署,但发射井早就做了加固,抗打击能力翻了倍,而且它能分拆出好几个弹头,还带假目标,就算美国导弹打过来,也未必能全毁掉。 海基力量的突破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十年前中国的潜射导弹射程不够,核潜艇得冒险开到远洋才能打到美国,而远洋全是美国海军的监控范围,生存概率极低。现在巨浪-3潜射导弹服役了,射程够远,核潜艇不用出近海,在自家安全水域就能发射,直接覆盖美国本土。 更重要的是,搭配的新型核潜艇隐蔽性极强,“龟背”缩小了不少,水下噪音低,美国的反潜机和驱逐舰想找到它比大海捞针还难。这意味着就算陆基导弹被首轮打击波及,藏在水下的核潜艇随时能发起反击,这才是最让美国忌惮的——核战的关键从来不是谁先动手,而是谁能在挨了打之后还能还手,现在中国显然有这个底气了。 再说说“突防能力”,就算导弹能活下来,打不进去也是白搭。十年前的导弹突防手段少,美国的反导系统还能拦一拦。可现在中国的导弹早就玩起了“花式突防”,东风-41和东风-5C都能用分导式多弹头,一枚导弹能拆成好几个独立制导的弹头,还夹杂着假目标,美国的萨德、宙斯盾系统面对这种“饱和攻击”根本顾不过来。更别提还有末端变轨技术,导弹快到目标时能突然变向,反导系统就算算准了弹道也没用。 美国那些近2000枚导弹看着多,但要是拦不住中国的反击弹头,数量再多也没意义,毕竟只要有几十枚核弹头落在美国家门口,造成的损失就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现在已经建成了“三位一体”的核反击体系。 以前基本靠陆基导弹撑场面,现在空基有远程巡航导弹,海基有核潜艇和巨浪-3,陆基有东风-41、东风-5C互相配合,就像织了一张全方位的网。美国想一次性摧毁所有核力量?陆基的藏在深山密林和铁路线里,海基的在水下藏着,空基的能随时起飞,除非美国能同时掌控陆地、海洋、天空的每一个角落,否则根本做不到。 只要有任何一股力量能发起反击,美国所谓的“1小时摧毁”就成了笑话。 其实核威慑的本质从来不是比谁的导弹多,而是比谁能“确保相互摧毁”。十年前中国是攥着一把易碎的牌,现在是手里握着好几副藏得严实的好牌,不仅能扛住首轮打击,还能稳稳地打回去。 美国现在就算有近2000枚导弹,也不敢再拿“撑不过1小时”说事,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核力量单薄的国家了,真要动核武,没有赢家,这就是最实在的威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