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六年级学生因没完成作业,被老师叫到走廊外面和其他人一起补作业。结果写完作业回到教室却突然开始抽搐,送医后诊断为“童年情绪障碍”,家长要学校赔9.6万…… 2024年11月,山东省枣庄市一名6年级学生上学时被问什么没写作业,说忘了写了。于是班主任就让他和其他机构同样没写作业的小学生提着凳子去走廊补作业,什么时候把作业写完了,什么时候再进来。 这种事情只要上过学且有没完成作业经历的人可以说大都经历过。 这也能让学生“长长记性”,现在丢一回脸,下回就会老老实实的完成作业。 半个小时之后,这个学生总算是补完了所有的作业,然后回到了教室里面接着上课。 谁曾想,他刚坐下,就出事了。 这个学生突然开始打寒颤,然后不停的抽搐。 同桌看到不对劲赶紧报告了老师。 班主任一看情况不对劲,问他是不是不舒服,学生什么也没说,只是摇头。 因为抽搐的太严重,学生被送去了医院检查,结果确诊“童年情绪障碍”。 童年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情绪或心境紊乱”为核心特征的心理疾病。并不只是简单的心情不好那么简单。 儿童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当感到愤怒、委屈、羞愧、焦虑时,不知道怎么合理的发泄出来,就把痛苦的情绪转换为了身体的疼痛。 也就是说,这个学生生理上没什么事,但因为这一心理疾病通过这种方式外显了出来。需要积极就医,进行持续治疗。 学生家长认为,这都是因为老师“体罚”的行为造成的。于是就找到学校要求赔钱。 问题是学校认为让学生到外面写作业本身并不是在体罚,拒绝赔钱。 因为这事,双方闹上了法庭。 所以,本案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出去写作业到底是不是体罚。 虽然说让人出去写作业的确是存在“羞辱”的意味,但老师的初中并不是让他丢人,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长教训”,而且没有肉体上的惩罚。 法院认为,学校没有进行体罚,时候也及时送医,本身没有责任,因此判处学生家长败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