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7岁的女知青张梅香被领导叫到办公室,一把将她抱住,绝望之际,她没有

盘盘鸭 2025-11-27 18:07:38

1969年,17岁的女知青张梅香被领导叫到办公室,一把将她抱住,绝望之际,她没有哭喊,反而冷静地提出了一个大胆要求,竟让她毫发无伤地脱险,还把色狼送进了大牢! 1969 年黑龙江某公社办公室,门 “咔嗒” 锁上的瞬间,张梅香被猛地抱住。 公社副主任黄书良的手臂勒得她生疼,她却没哭喊,反而冷静开口:“要我同意,先写离婚书。” 这一句话,成了她脱险的关键,也让这个色狼最终蹲进大牢。   1975 年黄书良刑满释放,背着铺盖卷回到老家村子。   村民们见了他都绕着走,没人愿意跟这个 “犯过事的主任” 搭话。   他坐在自家破屋门口,想起自己早年靠投机上位的日子,悔得捶胸。   建国初期他混进农会,后来靠会来事当上公社副主任,却栽在了贪念上。   1969 年那个下午,黄书良在公社办公室里,盯着桌上的纸和笔。   他刚把张梅香抱住,对方却要他先写离婚书,说 “名正言顺才肯依”。   他心里暗喜,觉得这上海姑娘 “懂事”,赶紧低头写起来。   那时他早忘了,自己当年为了往上爬,是怎么哄骗妻子结婚的。   张梅香站在旁边,看着黄书良一笔一划写离婚申请,手心全是汗。   她想起前几天,知青小李偷偷跟她说:“黄主任以前就占过女社员便宜。 ” 那时她还没在意,直到黄书良以 “入团” 为由把她叫到办公室。   门被锁上的瞬间,她才明白,自己成了下一个目标。   黄书良写完离婚书,得意地拿起纸给张梅香看。   “你看,我都写好了,现在可以了吧?” 他说着就伸手要抱。   张梅香猛地后退,抓起桌上的纸,转身冲向门边。   她拉开门就往外跑,直奔公社保卫科,连鞋子跑掉一只都没顾上。   保卫科的人跟着张梅香赶到办公室时,黄书良正疯狂撕纸。   碎片散了一地,他想毁掉证据,却被抓了个正着。   “你为啥撕纸?这不是你写的离婚书吗?” 保卫人员质问。   黄书良脸色煞白,说不出话 —— 他忘了,自己按过手印的纸,拼起来也能作证。   后来县里工作组调查时,才挖出黄书良更多旧事。   有人揭发,他当年靠虚报粮食产量讨好上级,才当上副主任。   还有女社员偷偷说,他曾以 “给补助” 为由,想占她们便宜。   这些事以前没人敢说,现在有了张梅香的例子,大家才敢站出来。   张梅香在工作组找她谈话时,详细说了整个过程。   她还提到,黄书良之前总给她派轻活,其实是想拉拢她。   “我一开始以为是照顾,后来才知道,是有目的的。” 她说。   工作组的人听了,在调查报告里专门写了 “黄书良滥用职权” 这一条。   1970 年,张梅香被调到另一个公社的生产队。   新地方的知青听说了她的事,都佩服她的冷静。   “要是我,肯定吓得哭了。” 有个姑娘说。   张梅香却只是笑笑:“哭没用,得想办法保护自己。” 而黄书良被判刑后,在劳改农场里干活,每天都很煎熬。   他想起自己以前当主任时,呼风唤雨的日子,再看看现在的处境。   “要是当初没贪那点心思,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他常跟同监的人说。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他只能在劳改中,慢慢偿还自己犯的错。   1978 年,张梅香拿到返城名额,回到上海。   她找了份工厂的工作,后来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平淡安稳。   偶尔跟老知青聚会,有人提起黄书良,她也只是淡淡带过。   那段经历,成了她心里不愿多提,却又时刻提醒自己的教训。   黄书良刑满释放后,一直孤孤单单地过着。   他妻子早就跟他离了婚,孩子也不愿认他。   村里分田地时,没人愿意跟他搭伙,他只能自己种一小块地。   晚年张梅香在养老院里,偶尔还会拿出那张知青登记表。   她会跟来看她的孙子讲当年的故事,教他 “遇到危险要冷静”。   而黄书良,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村里没几个人记得他。   只有张梅香知道,那个曾经的公社副主任,最终为自己的贪念,付出了代价。   “奶奶,你当年真勇敢。” 孙子听完故事,忍不住说。   张梅香笑着摸了摸孙子的头:“不是勇敢,是没办法,只能想办法活下去。”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那张泛黄的登记表上,背面的铅笔划痕,依然清晰可见。   那道划痕,不仅是往事的印记,更是一个女孩在困境中,为自己点亮的光。   信源:(知青(2012年张新建等执导的长篇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 - 百度百科、女知青回城记(余薛锋编剧的电影)

0 阅读:0
盘盘鸭

盘盘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