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尴尬的衣服!”这是拍摄于2014年波哥大女子自行车队队员的合影,她们身穿的队服让人看一眼真是直呼让人意想不到,也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想的。 单看颜色其实挺用心,直接用了哥伦比亚国旗的红黄两色。既想凸显本土特色,视觉上也鲜亮有活力,本来是个不错的思路。可偏偏在剪裁和材质上翻了车,好好的运动服硬是变成了 “争议款”。 这套连体骑行服,本该以舒适实用为核心,结果设计师在腰部到大腿根的位置。用了一大片透明布料,还拼接了接近肤色的裸色材质。运动员稍微一动就容易走光,那些透明和裸色部分特别扎眼。完全没考虑到女性运动员的隐私和体面,说句不好听的,确实没分寸。 这张合影一开始只在当地自行车爱好者圈子里传,没两天就冲上了社交平台。哥伦比亚网友直接炸了锅,有人吐槽这哪是运动服,分明是故意博眼球。还有人纳闷,到底是谁的 “天才设计”,让运动员在赛场上难堪。 更多女性网友觉得,这是对女运动员的不尊重,把焦点从竞技水平拉到了身体上。很快,阿根廷、英国等国的媒体也报道了这事,英国《镜报》都忍不住提了一嘴。说这套队服的裸色设计太过不雅,让本该靠实力圈粉的女运动员,成了八卦谈资。 争议越来越大,负责组织联赛的机构先站出来回应。一边让网友别嘲笑队伍,说这样不够尊重运动员;一边解释队服是队员吉塔蒂亚娜设计的。还说经过了队友、赞助商和当地体育局的认可,希望大家多理解。 结果这话刚说出去没两天,当地体育局就出来 “打脸” 了。他们发声明明确表示,这支女子自行车队压根没就队服的事征求过意见。联赛机构说的 “经过认可” 根本是不实信息,不过体育局也说了,会支持队员们好好比赛。 最让人心疼的还是这群女运动员,她们本来是带着日复一日的训练成果去参赛。谁也不想因为一身衣服出风头,可现实却事与愿违。有知情人透露,确定队服的时候离比赛已经很近了,队员们拿到衣服就觉得不合适。但时间太紧,根本来不及重做,只能硬着头皮穿上赛场。 比赛当天,不少队员都显得特别不自在,骑车时会不自觉地扯衣服。想挡住那些透明的部分,拍照时也刻意收紧身体,脸上的笑容都很僵硬。她们在赛道上拼尽全力,背后是无数汗水和坚持,结果所有努力都被一套队服盖过。走到哪都有人盯着衣服看,这种滋味换谁都不好受。 关于设计师吉塔蒂亚娜,网上说法不一,有人说她想创新,把时尚和运动服结合。只是没把握好分寸;也有人说她没什么专业设计经验,这套衣服就是赶工的业余作品。不管真相是哪种,有一点肯定没错:她完全忽略了自行车运动的特点。 运动员骑行时身体动作幅度大,队服的材质和剪裁,必须兼顾实用和体面。光想着吸引眼球,反而忘了运动服的初衷是什么。 其实运动服的核心,从来都是服务于运动本身,保护运动员的身体。让她们能毫无顾虑地发挥水平,而不是变成博眼球的工具。不管哪个项目的队服设计,这一点都该放在第一位。这事还带来了不少后续影响,波哥大本来是热门旅游城市。 之后不少网友开玩笑说 “不敢去看自行车赛了”,当地体育爱好者也觉得挺丢人。好好的一场赛事,最后因为队服被全世界议论,实在本末倒置。赞助商也受了影响,本来想借着比赛宣传品牌,结果因为队服争议。不少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了负面印象,只能赶紧表态会一起改进队服设计。 现在再回头看 2014 年那张合影,还是会觉得这些女运动员特别不容易。她们靠着自己的汗水在赛场上拼搏,却因为一次失败的设计,承受了本不该有的议论。而这套尴尬的队服,也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训。 不管是体育领域还是其他领域,任何设计都该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的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些只追求噱头、不顾体面的设计,终究只会引发争议,不会被真正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