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联合国大会的投票结果出来那天,我刷到一条新闻:154个国家支持巴勒斯坦

花信春风 2025-09-29 06:30:14

2024年联合国大会的投票结果出来那天,我刷到一条新闻:154个国家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只有两个国家投了反对票——美国和以色列。 不是因为情绪,是因为现实变了。 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总说“和平需要时间”,现在他们开始说“和平需要正义”。 法国、英国、德国这些老盟友没投赞成票,但他们的外长在发言里一句句强调“两国方案”,语气里没有犹豫,只有疲惫。 这不是外交辞令,是底线松动的信号。 更让人意外的是国际刑事法院。5月,检察官公开申请对以色列总理和国防部长发出逮捕令,理由是“系统性制造饥饿”和针对平民的攻击。 这不是媒体炒作,是法律程序正式启动。 以色列不是《罗马规约》签字国,但ICC坚持认为,罪行发生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它就有权管。 没人能再用“我们是自卫”来挡掉所有追问。 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能被全球通缉,而他的盟友开始沉默,那说明,曾经的保护伞,正在漏风。 巴西总统卢拉在联大宣布,要把巴勒斯坦驻巴西代表处升格为大使馆。 这是个动作,不是口号。 它意味着,承认一个国家,不再需要等联合国安理会点头。 拉美、非洲、亚洲的几十个国家,早就在默默做同样的事。 沙特暂停了与美国的安全对话,理由是“你们没为公正努力”。 这不是突然的背叛,是积压太久的失望终于爆发。 最让我想了很久的,是乌克兰外长在联大说的那句话:“没有谁可以凌驾于国际法之上。 ”一个自己国土正被轰炸的国家,却站出来要求别人遵守规则。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不是“反以”,是“反双重标准”。 人们厌倦了选边站,他们要的是:同样的规则,对所有人适用。 风不是从某一天突然刮起来的。 是无数个被忽略的尸体、被封锁的医院、被烧毁的学校,一点一点,把旧秩序吹出了裂缝。 我们以为的“政治游戏”,其实是普通人用生命写下的判决书。 而世界,终于开始读了。

0 阅读:0
花信春风

花信春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