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15岁高一男生小任,因提醒对门宿舍安静遭十余人围殴,被打至满嘴流血、多处受伤,更被塞进沾满屎尿的厕纸。可打人者家长竟声称“对方先骂人就不算校园暴力”。本文结合事件细节拆解法律责任,梳理各方争议,告诉你面对校园欺凌该如何维权。 一、事件复盘:一句提醒,换来一场噩梦 事情发生在9月10日,安阳滑县第四中学的高一学生小任身上。前一晚熄灯后,对门宿舍的喧哗声隔着敞开的宿舍门不停传来,实在没法入睡的小任只说了句“都赶紧睡吧,不要吵了”,没想到直接引发了口角,更埋下了祸根。 第二天课间,小任被同学叫到厕所,刚进门就挨了背后一脚,紧接着十几个人前后夹击,拳头和脚雨点般落在他身上。更屈辱的是,有人捡起沾满屎尿的厕纸塞进了他嘴里,直到被打得满嘴流血,他都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在打他。 送到医院后,诊断书上写着头部、口腔、胸部、阴囊多处损伤,小任住了9天院才出院。可身体的伤好治,心理的疤难愈,现在他整天发呆,半夜还会哭喊“妈妈我害怕”,彻底没了以前的活泼劲儿。 更让小任妈妈张女士崩溃的是,这群孩子从派出所出来时居然兴高采烈,其中一位刘姓家长还理直气壮地说:“是他先骂人,这不算校园暴力,只有他完全没错被打才算。” 甚至否认自家孩子塞厕纸的行为。目前学校只对三名带头学生做了停课处理,校方负责人和班主任却始终联系不上。 二、法律分析:这三大责任,谁也逃不掉 那位家长的话简直是歪理邪说!咱们直接用法律说话,这事到底是谁的错,该怎么赔,明明白白。 1. 打人者和家长:赔钱道歉跑不了 别拿“未成年”当挡箭牌,法律早把责任划清楚了。《民法典》第1188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小任的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费这些实际花的钱,十几名打人学生的家长必须平摊赔偿。 更重要的是精神损失费。《民法典》第1183条说了,侵害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有权要赔偿。小任现在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之前就有类似案例,被欺凌导致抑郁的孩子,法院判了8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严重的能到几万块。就冲塞污秽厕纸这种侮辱行为,这笔钱绝对少不了。 2. 学校:停课了事?太敷衍 学校的责任根本躲不开。《民法典》第1198条要求,学校这种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必须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学生在校园内被围殴,课间厕所成了施暴现场,老师和学校没及时发现、制止,明显是管理失职。 现在只停课三个带头的,对其他参与者没说法,对受害学生也没心理疏导,这远远不够。张女士要求学校加强管理的诉求合情合理,学校必须给出更具体的整改措施,否则还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3. 行政处罚:不留案底?没那么容易 虽然这些孩子大多15、16岁,可能达不到刑事处罚标准,但行政处罚的后果一样严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最高可拘留十天并罚款。就算未满14岁不拘留,也会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直接记入户籍档案,以后升学、考公都会受影响。这可不是小事,家长别以为能不了了之。 三、网友炸锅:这届家长的三观,比暴力更可怕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愤怒简直要溢出屏幕,主要集中在三个点上: @职场老阿姨:“最恶心的不是塞厕纸,是家长的辩解!合着提醒安静成了原罪?按这逻辑,被偷了还得怪自己没藏好?” @法律博主阿泽:“建议家长赶紧补法律课!校园暴力的定义里从来没有‘受害者无错’这个前提,十多人围殴+侮辱,妥妥的霸凌!” @二胎妈妈暖心:“学校太敷衍了!停课几天有什么用?应该让打人的孩子公开道歉,还要接受心理教育,不然以后更嚣张。” @网友小李:“从派出所出来还兴高采烈,这心态太可怕了。必须留下案底,让他们知道暴力的代价,不然迟早闯大祸!” 结论:比起暴力,纵容更该被严惩 小任的遭遇是所有家长的噩梦:一句懂事的提醒,换来了一生的心理创伤。可更让人寒心的,是打人者的毫无悔意和家长的颠倒黑白。 现在警方已经立案,希望能依法严惩,别让“未成年”成为施暴的保护伞。也想问问各位家长和网友:校园欺凌到底该怎么管?是该加重对施暴者的处罚,还是该强化学校的监管责任?对于这种恶性事件,只停课、赔钱就够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河南安阳15岁高一男生小任,因提醒对门宿舍安静遭十余人围殴,被打至满嘴流血、多处
笔尖下说法
2025-09-29 13:59:51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