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叛变,打死3名新四军战士后,带着600多人投靠日军,

小史论过去 2025-10-01 00:12:39

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叛变,打死3名新四军战士后,带着600多人投靠日军,有人建议杀了他,粟裕却说:“谁也不许动他!” 汤景延这人,1904年生在江苏如皋农村,早年念过书,二十年代进国民党干宣传,贴标语办集会。结果因为话说得太左,被开除党籍,转行当小学老师,教孩子认地图抗日路线。抗战爆发,他进保安旅当参谋,带队打土匪,指挥士兵扔手榴弹炸敌机枪点。1940年,他护送家属回乡,遇到新四军苏皖支队,向领导汇报情况,加入抗日队伍。1941年春,保安旅长李长江投汪伪,他拒绝,带百来号人投奔新四军一师三旅,当上通海人民抗日自卫团团长。这支部队是地方武装,驻苏北水网地带,管游击保卫,归粟裕指挥。汤景延带队修工事,组织小规模突袭,部队多是农民和旧部下,装备汉阳造步枪啥的。1943年初,日伪加强苏中清乡,敌1.6万兵,我方才3000,压力山大。他的国民党旧身份,让日伪觉得好拉拢。 日伪清乡越来越猛,苏中根据地被压缩,新四军得想辙反击。粟裕琢磨着,得派人打入敌营搞情报,瓦解敌势。汤景延的通海自卫团正好合适,全团600多人,名义上民众武装,其实是新四军地方队。4月13日,伪南通特工站长姜颂平上门拉拢,许诺粮草官位。汤景延上报师部,粟裕决定将计就计,让全团假投敌。这步棋风险高,九死一生,但能从内部破坏清乡计划。军区党委批准,汤景延领命。4月15日,他们抓了伪军情报官和两个不愿配合的战士,枪决三人,向天放枪制造混乱,换上杂色衣服,带队奔南通。城门日军少佐高木检查,看到血迹和臂章残片,放行。进城后,汤景延带队盘踞醉春楼,假装赌博殴打日军翻译,摆出投诚架势。日军小林少将起疑,派伪官张北生点验。汤景延亮出捷克机枪和缴获驳壳枪,吹嘘战绩,拉拢张北生,换来情报通道。 潜伏半年,汤景延的队伍以协记商行为掩护,运米弹回根据地,策反伪警察局长,偷出日伪清乡路线图,多次送达粟裕。日军清乡行动屡屡扑空,情报来源不明。7月雨夜,日军突袭商行,汤景延藏情报于酒坛,砸伤曹长掩护同志撤离,高喊投奔重庆,吓退追兵。队伍分散20多个据点,保持纪律严明,士兵没一个真叛变。日伪内部开始怀疑,但汤景延用赌博和狠话蒙混。苏中反清乡进入关键,9月粟裕下令突围。9月29日,汤景延带队攻伪金沙特工站,击毙组长翟光耀。分散战士同时动手,打乱日伪部署。撤退中,老部下王富贵带一排反水,政委顾复生开枪制止。队伍冲破包围,全员630人归队,无一损失。苏中军区开庆功会,粟裕握手称赞,这半年苦干换来大胜。 这事儿听着匪夷所思,新四军高层为啥信汤景延?因为他早年国民党背景,但抗战后真心抗日,带队打过多次硬仗。假投敌前,粟裕亲自叮嘱,部队干部战士忠诚,执行力强。叛变消息传开,有人气炸了肺,建议立即围剿。粟裕一口堵死,谁动他谁违规。这体现了战略眼光,宁可冒险,也要从敌腹取胜。汤景延的行动,直接挫败日伪清乡,保住根据地。历史上,这种卧底战术不多见,但效果拔群,证明了情报战的威力。接地气说,这就像下象棋,牺牲小卒换大龙,赌的是人心和纪律 汤景延的结局挺惨,1948年5月14日,上海江湾刑场,国民党抓到他,44岁就枪毙了。他临死大笑,不怕这些走狗。国民党那边,蒋介石忙着内战,对这种抗日功臣下狠手。汤景延的牺牲,换来苏中根据地稳固,为解放战争铺路。他的故事,现在看是英雄传奇,但当时风险真大,一步错全盘输。粟裕的决断,靠对部下的信任,这在军史上是经典案例。说白了,战争不光拼枪炮,还拼脑子和胆子。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