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乌克兰向菲律宾出口无人艇,中国将停止进口任何乌克兰商品。菲律宾一些政要太天真

文人学社 2025-10-02 10:57:19

由于乌克兰向菲律宾出口无人艇,中国将停止进口任何乌克兰商品。菲律宾一些政要太天真了,中国是无人设备的祖师。你们看乌克兰无人艇打击俄罗斯频频得手。要不菲律宾放几个无人艇来中国领海试试。 乌克兰计划出口的无人艇主要是 Magura V5 和 “海洋宝贝” 两款型号。 Magura V5 长 5.5 米,宽 1.5 米,排水量不足 1 吨,能携带 320 公斤炸药,巡航速度 22 节,最高时速达 42 节,最大续航里程 800 公里,采用半潜式设计和隐身涂层,装备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热成像系统。 “海洋宝贝” 外形类似普通钓鱼船,最高航速超 40 节,航程与载药量和 Magura V5 相当。 两国已在推进签署国防领域谅解备忘录,计划 2025 年 10 月正式签署,还打算在菲律宾启动联合生产,菲律宾造船厂将承担 30% 零部件生产。 乌克兰此举有明确的现实考量。 持续战事让其经济承压,出口实战检验过的武器可获取外汇,维持国防工业运转。同时,这也是向西方盟友展示在全球对抗中的立场,争取更多支持,甚至被解读为对中国的隐性施压。 菲律宾则看中这类装备的性价比,其海军规模有限,希望通过单价 25-50 万美元的无人艇构建非对称战力,计划部署在巴拉望岛外海、礼乐滩等区域,构想用 “蜂群战术” 形成威慑,还想借此提升本土国防工业能力。 但南海与黑海的战场环境存在本质差异。 黑海相对封闭,风浪较小,适合小型无人艇航行。南海水域开阔,平均浪高 3-4 米,风高浪急的复杂海况,对小吨位无人艇的稳定性是严峻考验。 乌克兰无人艇在黑海的成功,极度依赖北约提供的实时情报、侦察和星链通信保障,而菲律宾缺乏这样的天基侦察与数据链整合体系,即便获得装备,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中国在无人设备领域的积累早已形成体系优势。 作为全球无人艇研发与生产的重要力量,相关技术覆盖从近岸到远海的多场景应用,在续航能力、抗风浪性能、智能控制等方面均有成熟解决方案。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南海构筑了多层次立体防御网络,高分卫星、无人机、岸基雷达站形成持续监控体系,能精准捕捉各类海上目标。 “沉默猎手” 激光防御系统等装备已投入部署,可对无人艇这类小型目标实施有效拦截。 菲律宾自身的装备接收与维护能力也存在短板。 历史上,其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装备曾因维护不善大量闲置,而 Magura V5 这类装备的操作与维护对技术储备和人员培训有很高要求。 即便完成部署,后续的保障问题也可能让这些无人艇难以形成实际战力。 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但也绝不允许任何危害领海安全的行为。 “放几个无人艇来中国领海试试” 的假设,忽视了中国防御体系的实战效能,也低估了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 乌克兰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若触及地区安全红线,只会加剧局势复杂程度,最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在无人装备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真正的安全来自于对话与合作,而非军事手段的堆砌。中国用技术实力筑牢防御屏障,用负责任的态度维护地区秩序,这既是对国家主权的守护,也是对全球海洋安全的贡献。

0 阅读:0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