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北大校长蒋梦麟提出和妻子离婚,妻子望着他说:“你会后悔的!”谁知蒋梦麟

轩叔观察 2025-10-04 15:25:43

1928年北大校长蒋梦麟提出和妻子离婚,妻子望着他说:“你会后悔的!”谁知蒋梦麟却笑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怎会后悔!”谁料如愿以偿的蒋梦麟转身就后悔了![无辜笑] 孙玉书出生于浙江余姚的传统家庭,未曾接受过新式学堂教育,蒋梦麟1912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就读,1917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南京高师教授、教育部次长等职,1927年出任北大代理校长。 陶曾谷是蒋梦麟留美时期同学陶履恭的遗孀,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能说流利英语,在蒋梦麟的社交圈中颇为活跃,两人在社交场合经常同时出现,这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圈子引发不少议论。 离婚后孙玉书带着几个子女返回浙江老家,她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料理田产、照顾公婆、教育子女,据地方县志记载,她在乡间以勤俭持家闻名,几个子女后来都接受了良好教育。 蒋梦麟与陶曾谷的婚姻维持了29年,1950年代初,两人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1958年陶曾谷因心脏病去世,蒋梦麟在台湾期间曾任“行政院”秘书长、“考试院”院长等职。 1960年蒋梦麟经人介绍认识了徐贤乐,徐曾有过两次婚姻,第二任丈夫是台湾商人,胡适在日记中曾记载,他提醒过蒋梦麟关于徐贤乐的婚史,但蒋未予理会。 1961年两人结婚,婚后徐贤乐开始管理家中财务,据蒋梦麟的友人回忆,婚后不到半年,蒋就开始向朋友借钱应付日常开销,1962年蒋梦麟在家中跌倒导致股骨骨折,住院治疗期间发现名下房产和存款已被转移。 徐贤乐随即提出离婚诉讼,要求分割财产,台北地方法院档案显示,1963年判决蒋梦麟支付徐贤乐赡养费50万元新台币,相当于当时一名大学教授15年的工资总和,这笔钱原本是蒋计划捐赠给北京大学的教育基金。 判决后蒋梦麟只能搬到台北市郊一处月租800元新台币的日式平房居住,他的学生、时任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曾多次前往探视,并在回忆录中描述了蒋晚年的困窘:家中除了一张床和几把椅子,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 1964年蒋梦麟因肝癌晚期在台北去世,他的葬礼由台湾大学和几位老友筹办,规模简朴,据参加葬礼的学生回忆,前来吊唁的人并不多,与他生前的显赫地位形成对比。 孙玉书在老家一直生活到1970年代,她的几个子女中,长子后来成为工程师,次子从事教育工作,当地老人回忆,孙玉书晚年时从未公开谈论过前夫,只是专心照料家庭。 回顾这段历史,婚姻选择确实会深刻影响人生轨迹,无论是追求精神契合,还是看重生活默契,关键在于双方的真诚与责任,特别是在晚年阶段,如何处理感情与财产的关系,更需要理性判断。 网友们议论纷纷: “原配夫人真是人间清醒!早就看透了他会后悔,这种传统女性虽然没读过书,但生活智慧真的绝了。” “所以说婚姻还是门当户对最重要,精神层面差太多的两个人注定走不下去。” “看到晚年被骗光积蓄这里太难受了,一代教育家落得这般下场,真是晚节不保。” “徐贤乐明显就是骗婚啊!现在社会上这种专门盯着老年人财产的案例也不少。” “原配离婚后反而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说明女人终究还是要靠自己。” “胡适等人早就提醒过他,偏偏不听劝,恋爱脑真的不分年龄。” “最后念叨原配的片段太讽刺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这件事告诉我们:原配夫妻尽管有矛盾,但至少真心实意,二婚三婚真的风险太大。” “看完只能说一句: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最佩服原配的气度,离婚后从不诋毁前夫,这种修养现在几个人能有?”   如果是您会选择与精神契合但风险较大的新感情,还是坚守缺乏共鸣但安稳的原有婚姻?   官方信源:北京大学档案馆《蒋梦麟年谱》

0 阅读:0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