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歼10C飞越红海,美军航母群没发现,中国专家向全球宣布:歼10C隐身能力让美

迎丝的趣事 2025-10-08 16:53:46

难怪歼10C飞越红海,美军航母群没发现,中国专家向全球宣布:歼10C隐身能力让美军雷达无效! 歼10C飞越红海时让美军双航母战斗群雷达集体“失明”,这事听着玄乎,实则全靠航电系统和电子战能力的双重加持,总师王海峰说的“单向透明优势”可不是空话。当时美军在红海部署的“杜鲁门号”和“卡尔文森号”航母,搭载的都是AN/SPY-1D宙斯盾雷达,这种雷达对常规战机的探测距离能到200多公里,按理说6000公里航程的歼10C编队飞过,没理由不被察觉,但事实是美军全程没任何反应,直到歼10C在埃及空军基地亮相,外界才知道这场“暗中较量”。 这背后首先是歼10C那颗强大的“雷达心脏”——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在起作用。这雷达装了1400个TR组件,对3平米大小的目标探测距离能到240公里,比美军航母雷达看得还远,而且能同时跟踪15个目标、瞄准6个。更关键的是它能和空警500预警机实现双向数据链共享,空警500的数字化阵列雷达能把探测距离延伸到400公里,提前锁定美军航母的位置,歼10C就能借着这个信息规划路线,专门绕开雷达探测的核心区域,相当于带着“地图”走迷宫,自然不会撞进美军的探测范围。 但真正让美军雷达失效的核心还是电子战系统。歼10C的机头集成了专门的干扰机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能自动识别敌方雷达的信号频率,然后针对性释放干扰波。美军宙斯盾雷达常用的L/S波段,正好在歼10C电子战系统的压制范围内,就像给雷达装上了“降噪耳机”,原本清晰的目标信号直接变成了杂乱的雪花。这种能力在印巴边境早就试过水,2025年4月底,四架印度的阵风战机逼近巴方领空,歼10C直接启动电子干扰,把阵风的RBE2-AA雷达搅得失灵——要知道这款法国雷达的探测距离有150公里,却在歼10C面前成了摆设,最后阵风只能靠着目视紧急降落,印军指挥官还因此被撤职,这可是实打实的战场验证。 有人说是不是空警500帮着干扰的?其实歼10C单机的电子战能力就足够硬核。南部战区的对抗演练里更能说明问题,当时歼10C面对的是歼20这样的五代隐身机,按理说歼20的隐身设计能把被锁定距离压缩到20公里内,但歼10C靠着自身电子战系统配合僚机的“多机协同扫描”,硬是让歼20的机载光电系统失效率达到70%,蓝军飞行员事后说“雷达屏雪花一片,导弹告警器全程沉默”,最后还被霹雳-15导弹“击落”。这场演练证明,就算没有预警机支援,歼10C的电子战系统也能对付更先进的战机,对付航母雷达自然不在话下。 歼10C的电子战还藏着“隐身套路”,它能模拟其他机型的信号特征,比如跟着运-20编队飞行时,通过调整电子信号让美军雷达误以为是运输机,这种“伪装术”比单纯的隐身更难防范。而且它的光电系统里有三代IRST和分布式孔径系统,不用开雷达就能追踪目标,等于自己带着“夜视仪”还不暴露位置,美军雷达想靠捕捉雷达信号定位它,根本找不到机会。这种“我能看见你,你却看不见我”的状态,正是电子战优势的最佳体现。 美军航母雷达失灵也不奇怪,他们的宙斯盾系统本来就有电子对抗的短板,之前在模拟对抗中就曾被类似的电子战系统压制过探测距离。而歼10C的电子战系统不仅能阻塞信号,还能制造虚假目标,让雷达操作员分不清哪是真飞机哪是干扰信号,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歼10C早就飞出探测范围了。更有意思的是,歼10C这次飞越红海还挂载了霹雳-15导弹,这款导弹的射程远超美军航母的防空导弹半径,要是真有实战需求,完全能实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难怪美军事后会暗自紧张。 从技术升级的角度看,歼10C的电子战能力是航电系统跨代升级的必然结果。比起早期型号只能挂10多种武器,现在的歼10C能挂40多种装备,其中就包括专门的电子战吊舱,配合内置的干扰系统形成双重防护。总师王海峰说的“单向透明”,本质上就是把航电探测和电子干扰捏合成了一个整体,让战机既能当“千里眼”,又能当“隐身人”。这种能力在现代空战里太关键了,毕竟现在的战场早就不是单机比拼性能,而是体系和电子优势的较量,歼10C这次在红海的表现,不过是给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战机的电子战硬实力而已。 要是把视野再拉大些,这次事件其实也是中国空军体系作战能力的一次亮相。跟着歼10C一起飞的还有运油-20和空警500,形成了“探测-干扰-加油”的完整链条,让歼10C能在6000公里外保持最佳状态。美军双航母战斗群没发现它们,不光是歼10C电子战厉害,更是整个编队的协同配合让干扰效果最大化。这就像下棋,不光要单个棋子厉害,还要懂布局,歼10C这次能“隐身”飞过红海,正是体系布局下的必然结果,也让外界真正看清了中国战机的技术底气。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迎丝的趣事

迎丝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