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月,农垦部部长王震找到总政治部,一开口就特硬气:“中央要安置

春秋说史 2025-10-09 11:44:44

1958 年 1 月,农垦部部长王震找到总政治部,一开口就特硬气:“中央要安置 10 万转业官兵?给我 8 万,我全要了!” 当时在场的人都愣了,要知道,他要的可不是啥轻松岗位,是让这群官兵去北大荒开荒啊!那地方搁当时,还是 “天寒地冻、荒无人烟” 的绝境呢! 咱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粮食不够吃可是个大难题。 早在 1954 年,王震去黑龙江汤原县视察,脚踩在黑得流油的土地上就动了心思:“这么好的地荒着多可惜啊,要是能开发出来,多少人能吃饱饭!” 而且 1958 年中央要裁军,10 万转业官兵的安置让地方犯了难,王震心里门儿清:把人派去北大荒,既能解安置的急,又能补粮食的缺,妥妥的一举两得! 更关键的是,王震可不是脑子一热瞎拍板。之前他带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把 “烂泥湾” 硬生生变成了 “好江南”;后来去新疆搞军垦,也闯出了好路子。 1955 年他就试着派铁道兵退伍兵去北大荒,建了个八五〇农场,到 1957 年已经垦出 260 万亩地,一年能产 1.25 亿斤粮食,这事儿让他心里更有底了:“军垦这招,准行!” 很快计划就落地了,1958 年 3 月到 5 月,来自全国各军区的转业官兵往黑龙江密山聚。 王震在密山火车站开万人大会,举着话筒喊:“红军不怕远征难,咱今天就去征服北大荒!” 当时没足够的车,他一招呼,预备六师的官兵们扛着红旗、背着行李,硬是背着行李往乌苏里江畔走,雪地里的脚印一串接一串,看着就提气。 到了北大荒,才知道这儿有多苦,没房子住,就用树条裹着乌拉草搭 “马架子” 当住处,晚上冻得缩成一团;没农具,就自己琢磨着做锄头、打镰刀;开春化冻后,地里全是泥,一脚踩进去能没到膝盖。 可没人叫苦,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还在开荒,1958 年一年就多垦出几百万亩耕地,八五二、八五三这些农场,全是这群人一锄头一锄头刨出来的。 谁能想到,当年的 “北大荒”,后来竟成了咱中国的 “北大仓”! 截至 2021 年,北大荒集团一年能产 400 多亿斤粮食,全国每 5 斤商品粮,就有 1 斤是从这儿调出去的,妥妥成了国家粮食安全的 “压舱石”。 而且王震这招 “军垦安置” 还成了好范例,后来推广到新疆、华南,前前后后安置了 145 万复转官兵,既稳了人心,又建了边疆。 更珍贵的是,这群人还留下了宝贵的 “北大荒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明明是转业官兵,却心甘情愿放下军衔,在荒原里摸爬滚打。 现在一提起北大荒,咱想到的不只是白花花的大米、金灿灿的麦子,还有王震将军那句 “给我 8 万转业兵” 的魄力,和一群人把 “不可能” 变成 “可能” 的硬气。 这故事,不管过多少年,听着都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王震挥师开发北大荒》、《王震:新中国农垦事业奠基人》、湖南日报《写在黑土地上的劳动者之歌》】

0 阅读:105

评论列表

朝阳

朝阳

2
2025-10-09 17:00

王震将军无限的忠诚于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致敬!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