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许世友在每辆坦克上绑了20名战士,宋时轮看后提了一个建

义气先义 2025-10-11 15:12:37

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许世友在每辆坦克上绑了20名战士,宋时轮看后提了一个建议,让许世友佩服不已。 说起1979年的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很多老一辈人提起还觉得心有余悸。那时候中越关系闹得挺僵,越南那边仗着有苏联撑腰,在边境上动作不断,中国这边忍无可忍,就决定动手教训一下。 许世友这人,出生在1905年的湖北麻城,那地方穷山恶水,他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八岁就去少林寺学功夫,练了八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身手敏捷得像猴子。回乡探亲时不小心打死了地主家的恶霸,卷铺盖就跑了,四处流浪,最后投了吴佩孚的队伍,当了兵。二十岁那年,他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的一个连长了,1926年入团,第二年转正党员,11月就参加了黄麻起义,从排长干起,一步步爬到将军位置。红军时候,他是红四方面军里的悍将,酒量大得吓人,部队戒酒他照喝不误,政委陈昌浩说,你有他那本事也能喝。宋时轮呢,比他小两岁,1907年湖南醴陵人,也出身穷苦,1926年进黄埔五期,长征时指挥红三十军和红二十八军,抗日打冀东,解放战争里是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司令,绰号“酒兵团”,因为他酒量更猛,百杯不醉。俩人因为爱喝酒结缘,济南战役前陈毅送许世友两瓶茅台,他第一个找的就是宋时轮,说打下济南请你喝。战役里许世友第十兵团主攻,宋时轮第九兵团守侧翼,配合得天衣无缝,济南一天就解放了。战后俩人分一瓶酒,边喝边聊,从那以后就成了铁哥们。 这场对越战打到关键时候,宋时轮当时是军事科学院院长,被派去当战略顾问,2月底就到东线前指视察。许世友正忙着部署,部队推进到谅山方向,坦克编队在前开路,战士们绑在上面往前赶。宋时轮一到现场,看见那阵势,坦克上人挤人,绳子勒得紧巴巴的,战士们手里还握着枪,坦克一颠簸就晃荡。他没急着开口,先转了一圈,观察地形,越南北部全是喀斯特山,路窄坡陡,丛林里藏着越南的游击队,随时可能钻出来打黑枪。坦克数量本来就不够用,每辆绑20人是为了赶进度,可这么一绑,战士机动性全没了,遇上伏击根本下不去车,还击都费劲,活脱脱成了靶子。宋时轮拉着许世友到一边,简单直白地说,这么绑人不行,赶紧停,改成步行跟进或者分散坐车,每辆坦克顶多载几个人,保持机动。许世友听完,愣了愣,没争辩,马上就采纳了。他知道宋时轮是防守专家,眼光毒辣,这建议一针见血,避免了不少麻烦。东线部队调整后,推进稳当多了,伤亡也降下来。 其实这事儿不是孤立的,对越战整体上暴露了不少问题。中国军队那时候机械化程度不高,坦克主要是59式,数量有限,步兵靠两条腿,地形又不熟,越南人玩游击战,挖坑埋雷,仗打得窝心。东线从广西凭祥出击,目标直指谅山,许世友手下11个军,兵力6万多,推进200多公里,歼敌2万多,但自己也伤亡1万出头。宋时轮不光提了这条,还开了座谈会,和团以上干部聊,帮着分析步炮协同的毛病。以前炮兵打得猛,但步兵跟不上,敌军一撤就溜;步兵冲锋,炮火没压住,损失大。他问大家一句,你知道子弹为什么能杀人的?意思是,指挥不清,部队乱套,才让子弹白白要命。干部们听了,回去就改方案,明确指令,加强侧翼警戒。西线杨得志那边,宋时轮也去了趟,提了防御建议,杨得志也服气。这场战事一个月就收手了,3月16日宣布结束,中国撤军,边境稳定下来。越南那边伤亡重,据中方数据,敌军阵亡4.8万,伤2万多,坦克420辆被毁;中国阵亡6954人,伤1.48万,俘238人。国际上,这仗让越南的扩张野心收敛了点,苏联也没敢真插手,证明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