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李赤然少将恢复名誉,回南京军区索要工资。空军司令员不满:老家伙平反了

熹然说历史 2025-10-13 22:50:16

1979年,李赤然少将恢复名誉,回南京军区索要工资。空军司令员不满:老家伙平反了还不满足,算什么待遇问题的账? 一位戎马半生的开国少将,平反后仅仅要回自己应得的工资,却被当面指责”不知足”。这番话让这位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革命心寒不已。李赤然要的真是钱吗?这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一段往事? 1914年,李赤然出生在陕西安定县一个贫苦人家。虽然家里穷,父母还是咬牙供他读私塾。1927年,13岁的他加入共青团,1929年正式入党,那年他才15岁。入党后,组织派他搞地下工作,收集情报。后来又让他去绥德第四师范读书,学校被查封后,他回到瓦窑堡负责党支部工作,还以教书先生的身份在小学建立地下据点。 1934年,20岁的李赤然参加了红军,当上连指导员。说实话,他之前压根没摸过枪,战士们私下议论纷纷。但这个年轻人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利用行军打仗的空当练射击,三个月就练成了神枪手。就这样,两年时间他从连指导员干到军政委,参加过陕甘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东征、西征等多次战役。 抗战爆发后,李赤然从抗大毕业,调任陕北红军独立一师政委。他带队奔袭黄龙山,用几个月时间把当地土匪剿灭干净。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参加了宜川瓦子街战斗、西府战役、扶眉战役等重要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李赤然担任过第四军政治部主任、第四军副政委、高射炮兵学校政委、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等职务。1952年定为副军级干部,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还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可就在1966年,正在医院养病的李赤然被叫去参加党委扩大会议。会上他讲了三个小时,都是关于空军建设的建议,条条中肯务实。谁知道就因为这次发言,他被免去职务,安置到西安雍村,每月只给30元生活费。这点钱连基本生活都难维持,全靠老战友时不时接济才勉强度日。 这一熬就是9年。1979年,李赤然终于得到平反,恢复了名誉。但事情并没完。1980年,他回到南京军区空军,递交报告要求落实待遇政策。按理说,这是合情合理的诉求,毕竟那些年被扣的工资总得补发吧? 报告送到司令部后,却石沉大海,既不上报空军总部,也不给任何答复。更让人寒心的是,空军司令员还在多个场合发牢骚:“这些老家伙平反了还不满足,算什么待遇问题的账!” 这话传到李赤然耳朵里,让他五味杂陈。要说李赤然贪财吧,那真是冤枉他了。这位打了大半辈子仗的老革命,早就把钱看得很淡。但这事儿的性质不一样啊,这关系到对历史的态度,关系到对老同志的尊重。那些年被扣的工资,代表的是一段被不公正对待的岁月,需要组织给个明确说法。 李赤然没放弃,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情况。他坚持的不是钱,而是一个道理:错了就要改,欠了就要还。这么简单的事儿,为什么就这么难? 经过不断努力,问题终于引起重视。1981年,李赤然接到通知,搬到兰州空军干休所,正式办理离休手续,享受大军区副职待遇。被扣多年的工资也补发了。 拿到这笔钱后,李赤然做了件让人敬佩的事。他把大部分钱都拿出来,资助那些生活困难的老战友。有些老同志在那些年里也受了委屈,家里过得紧巴巴的。李赤然一家家走访,把钱送到他们手上。 离休后,李赤然更忙了。陕西省航空联谊会聘他当名誉会长,他参与筹建航天航空展览馆。同时还担任二十多家单位的义务顾问,经常到学校、机关、部队作报告,讲革命传统。在报告中,他从不提自己受过的委屈,只讲革命年代的艰苦和烈士们的牺牲,告诉年轻人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2006年12月24日,李赤然在西安病逝,享年92岁。从15岁入党到92岁去世,他用一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李赤然将军的故事让人深思。一个为国家奋斗一生的老革命,平反后仅仅要回应得的待遇,为何会遭遇冷遇?这样的经历,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说说您的想法。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