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台积电或同时失去中美市场 中美这波围绕稀土和芯片的较量愈演愈烈,谁也没想到,全球芯片制造的“顶流”台积电反倒成了最憋屈的角色。当地时间10月13日,好几家美媒都盯着这事不放:一边是中方刚落地的稀土新规卡着脖子,另一边是美国政府早早就吊销了出口许可,台积电愣是被架在了两大市场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先说说美国这边的操作有多狠。早在9月初,特朗普政府就悄悄动手了,直接撤销了台积电南京厂的“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这东西相当于对华出口的“通行证”,没了它,台积电想给大陆送芯片,每一笔都得单独找美国商务部审批。 要知道台积电南京厂可不是小打小闹,专门生产16纳米、28纳米这些成熟制程芯片,汽车电子、智能手机里都离不开,去年一年就赚了近260亿新台币,是台积电最能赚钱的境外工厂之一。 现在许可证没了,南京厂的产能相当于被捆住了手脚,岛内舆论都在算这笔账:虽然南京厂目前产能只占台积电整体的3%,但大陆市场的订单缺口可不是说补就能补的,尤其是汽车芯片这块,早就供不应求了。 更要命的是台积电还在申请大陆营运的“无限期豁免”,可美国那边态度含糊,这事儿能不能成还是个未知数。有业内人私下说,就算能拿到豁免,审批流程也得拖个把月,到时候客户早被三星、中芯国际抢走了。 这边还没等台积电缓过劲来,中方10月9号抛出的稀土新规又给了它当头一棒。这次的新规跟以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以前只管原产中国的稀土矿,现在直接搞“成分穿透”——只要产品里中国重稀土成分超过0.1%,不管是外国企业造的磁体还是半导体材料,出口都得拿中国许可证; 就算在国外生产,用了中国的开采、冶炼技术也得审批,12月1号就正式生效。这规矩一出来,台积电立马慌了神,因为芯片制造压根绕不开稀土。 别看稀土在芯片里用量跟“味素”似的不多,但少了它根本玩不转。不管是台积电生产芯片用的精密设备,还是芯片里的关键部件,都得靠稀土磁铁来维持精度。台军前海军舰长黄征辉说得实在:“稀土是高科技的命门,没有它制程就得停摆。” 更棘手的是台积电的稀土供应链看着多元,实则相当一部分得靠大陆供货商,就算从日本进口加工好的半成品,源头还是中国稀土。现在中方卡了许可,台积电想把芯片卖到美国去,得先向中国监管部门交申请表,批不批全看情况——这简直是把主动权拱手让人。 美媒算过一笔账,要是中方审批放慢到45个工作日,美国半导体行业成本得涨一大截,而台积电作为美国AI芯片的主要代工厂,首当其冲得受影响。要知道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厂本来就一直在烧钱,去年亏损近143亿新台币,四年累计亏了394亿,全靠台湾本土和大陆工厂的利润贴补。 现在要是卖往美国的芯片被稀土许可卡了脖子,美国厂的亏损窟窿只会越来越大,之前追加的1000亿美元投资恐怕要打水漂。 这下台积电彻底陷入了两难:对大陆出口,美国卡着许可证;对美国出口,中国卡着稀土审批。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眼看就要同时对它关上大门。要知道台积电去年总营收都快破万亿新台币了,中美市场加起来占了半壁江山,真要是都丢了,净利润就得从3982亿的高点往下滑。 市场早就给出了反应,10月13号台股一开盘就跌了831点,台积电的股价跟着跳水,投资人都在担心“台积电会不会停工”。就连台“经济部”嘴上说“影响不大”,私下也在紧急评估供应链风险。 毕竟芯片制造是环环相扣的,台积电要是掉链子,苹果的iPhone、特斯拉的电动车,还有美国的AI服务器都得缺芯涨价,这也是华尔街大佬们急着跑白宫说情的原因。 其实台积电走到这一步,跟美国的霸权操作脱不了干系。当初美国逼着台积电去亚利桑那建厂,还威胁不建厂就征100%关税,现在又用出口禁令把它绑上战车。 可中方的反制也是被逼出来的,商务部早就说了,稀土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台积电夹在中间两头受气,说白了就是被美国的单边制裁拖进了漩涡。 现在台积电只能一边跟美国政府磨嘴皮子要豁免,一边赶紧排查稀土供应链,想找非中国来源的替代材料。可业内都清楚,中国控制着90%的稀土分离加工产能,短期内根本绕不开。 就像台“中华经济研究院”的专家说的,就算从其他国家买,加工技术还是得依赖中国,最后还是得走审批流程。这场博弈里,台积电成了最显眼的受害者,但真正受伤的,其实是全球本就脆弱的半导体供应链。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毫不客气地表示:“关键技术都在我们手中,若我们决定切断大陆芯片
【8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