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是第一次见这种蛇,蛇身五彩斑斓,头部则呈三角形,判断是一种毒蛇。网友:不用担心,毒性很弱! 那天的早晨,青岛柳沟村被一层厚厚的雾笼罩着,像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件灰白色的纱衣。水塘边潮气沉得发黏,空气里飘着股说不清是泥还是藻的味道。 于先生拎着锄头,打算把菜地边的水沟重新挖一挖。可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一锄头下去,会让他在村里成了“名人”。 “咚——”地一声闷响,把他吓得差点没握住锄头,那感觉就像是锄头底下撞上了啥黏糊糊、却又带点硬的东西。 “哎?这地咋怪怪的呢?”他皱着眉头嘟囔,心里嘀咕着是不是碰到啥埋在地里的玩意儿。于是他又换了个角度,抡起锄头打算再来一锄。 可谁料,第二下刚一落地,脚底下那片湿漉漉的泥地竟突然一下塌了半边。 于先生还以为地皮空了,低头一看,却见泥面像在微微颤动。那种感觉,就好像地下藏着个东西,正慢慢往上顶。 他脑子里“嗡”的一下,手悬在半空不敢再落。正打算后退两步时,泥地上三道彩光一闪!三条花花绿绿的蛇同时窜出! “妈呀!有蛇——!”于先生嗓子都哑了,甚至顾不得锄头掉在泥里,溅起一身湿土。 旁边帮他摘菜的王婶也吓得直喊,手里的菜篮子“咕咚”一声砸在地上。 好在几条蛇没攻击人,扭着身子钻进草丛。草叶“唰唰”地晃动,像风吹的稻浪。于先生愣了足足半分钟,才慢慢蹲下,呼吸乱得像拉风箱。 其实事后他一想,这“怪事”早有征兆。那天一早他就看见几只青蛙往那片地拼命跳,当时他还笑说:“这地湿得好,青蛙都来凑热闹。” 谁能想到,那些青蛙根本不是来玩水的,而是被蛇追的。更别提那股腥气——刺鼻中混着泥味儿,他当时以为是塘水发臭。直到后来才明白,那是蛇窝的味。 “唉,要是我鼻子灵点,估计就不会挖到它们家门口了。”他叹着气跟邻居讲时,还忍不住苦笑。 蛇这东西,从来都带点“神秘色彩”。没过半天,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柳沟村。那几天里,小卖部门口围满了人,有人端着茶缸子,有人叼着烟,全都在打听细节。 几天后,村中来了个专业的医生——薛医生。 “我是青岛第八人民医院的薛医生,听说你们这儿发现了蛇,特地来看看。” 这话一出,村民全围上去了。 “医生,那蛇真有毒吗?” “咬人会不会死人?” 薛医生被村民们围得团团转,笑着摆手:“别慌,一个一个来。” 随后,薛医生跟着于先生和村民去了出事的地方,薛医生蹲下观察,拿根树枝挑了点土闻闻,又看了看附近的草丛。 “没错,这是红脖颈槽蛇常待的环境,潮湿、阴凉、靠近水源。” 薛医生一边说着一边翻开带来的图谱,指着图片向周围的村民解释:“看,就是这种,俗名‘野鸡脖子’。 人群里立马有人接话:“那不是有毒吗?” 薛医生笑了笑:“对,严格意义上讲,它确实算毒蛇,但你们放心,它嘴巴结构不像眼镜蛇那种,红脖颈槽蛇的毒腺靠后,所以一般咬不着人。 听到这儿,围着的村民们这才集体“呼——”地松了口气,脸上的紧绷一下子放松下来。但还是有人担心的问到:“那要是万一被咬了咋办?” 这话一出,人群又骚动起来,薛医生示意大家别慌,随后他把医药包往旁边一放,从里面掏出几样急救用品,一边比划一边说:“来,听好了啊,这事儿真不复杂。” 他用手指点着自己胳膊的位置,一脸认真地说:“第一步,赶紧用干净水冲,越快越好。” 接着他又拿起一条毛巾,边打结边讲解:“然后,找块布或者毛巾啥的,在伤口上头勒一下,这么做目的不是‘止血’,而是控制血液流得慢一点,防毒扩散的过快。” 话音刚落,他猛地抬头,眼神一严肃:“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啊——千万别用嘴去吸!” 从那之后,于先生不再是那个被吓得丢锄头的人,而是成了村里最懂自然的人。渐渐地整个村子的风气变了,现在村民看到蛇不会再大喊大叫,也再也没人随便拿棍子打蛇。 甚至于先生小卖部也变成了“自然课堂”,茶余饭后,拿出手机,对于各种蛇类讲得有模有样。
男子是第一次见这种蛇,蛇身五彩斑斓,头部则呈三角形,判断是一种毒蛇。网友:不用担
竹庐拓先生
2025-10-16 17:45:12
0
阅读:37